品类|宋小菜创始人余玲兵:生鲜是个好生意,但需要少一些“干掉”,多一些敬畏
生鲜行业一直因刚需、高频的特性而受到资本市场的关注。今日资本创始人徐新甚至发出过“得生鲜者得天下”的论断,但在这条赛道倒下的先行者同样不计其数。
那生鲜行业的难点究竟在哪里?亿欧EqualOcean近期专访了宋小菜创始人余玲兵,跟他聊了聊生鲜行业的那些事。
“这6年来,怀着敬畏之心,一路行走在无人区,越来越深的体会就是:生鲜这个行业,卖菜这个生意,现在没问题将来也没问题,如果有,一定是打法不对、能力还不够。供应链是个苦活、累活、细活、难活、长期的活,归根到底,是个数字化的活。我们的[双直供应链]正在路上,跨级[直采]+源头[直发],有挑战更有空间。”
Q:生鲜行业大家看来是很好的行业,但很多在亏损,比方社区团购,您是怎么看的?
刚需、高频、非标,生鲜行业的机会没问题。
生鲜行业的大热,大家看到的是机会。高频、刚需,生鲜一直都被看作是一个高需求和高复购的行业,很多玩家都把生鲜当作是一个重要的“入口”。尤其是蔬菜,相比较水果和其他生鲜品,它更加高频。极度非标、信息化程度低,生鲜行业一定有很多可以改造的机会。生鲜行业的冷静,大家看到的是风险。尤其是看到社区团购披露的亏损财报,看到底是个流量生意,还是作为一项切实解决生鲜供应链的事业。
生鲜这个行业,卖菜这个生意,现在没问题将来也没问题,如果有,一定是打法不对、能力还不够。用什么样的打法、履约方式,具备和沉淀什么样的能力,才是生鲜行业的正确打开方式。
少一点“干掉”,多一点敬畏,多做些赋能
国情决定,生鲜尤其是蔬菜行业呈现出产销两头散的特点。这两头就是有交易、有诚信的中小散从业者,要看到他们的角色、提供的服务、创造的价值。他们是上游的代办、合作社、加工厂等中小生产者,下游的农贸市场小商贩、社区生鲜店、小商超等中小经营者。与其想要干掉他们,从田头到消费者来个顶天立地,不如对这些中小散从业者多一些敬畏。
敬,他们是赚钱的。生鲜蔬菜中小散从业者基数大,上下游均是千万级数量。他们靠着起早贪黑甚至日夜颠倒、诚信经营、积累各种专业经验,在行业充分竞争中生存下来。这些从业者受教育程度不高,但是勤奋、专业、敬业,他们依靠自己的努力,提供服务、创造价值、赚到钱。
不过,用信息不对等赚信息差的传统贸易商将会挤压替代,这个行业里面专业、诚信的、注重服务和口碑,注重用户体验的,思想开放的新型服务人,价值会越来越凸显。
畏,服务价值和履约成本。宋小菜认为农贸市场、社区生鲜店、小商超这些小B,无论对于家庭餐桌2C,还是对于餐饮、食堂的社会餐桌2B,都能体现更好的服务价值,提供更好地客户体验。
体验的确定性,现场可见可选可得;选品的确定性,专业买手,知道附近的客户喜欢什么;品质的确定性,亲自品控,分拣,品质符合客户要求;一站式购齐,便捷时效,搭售组合,ARPU值提升;个性化服务,充分了解不同客户分级、分装要求,采购进货、分拣、拆包、分装、初加工,了解不同客户的配送时间要求,配送的方式(配送到门口,有些餐饮、食堂客户会把钥匙给小B要求其送到店内冷柜),随时及时补货的要求。信任导购,天天见面、天天配送的信任感,获得客户更多粘性,实现更好导购。
履约成本更低,小B亲自完成采购、分拣、分级、分包、物流、售后服务,对于他们自己来讲履约过程用自己的工时就是“无成本”,服务就是加价就是收入。如果他们通过社会资源和劳力来提供服务就会要额外增加成本。自己的生意自己来做更上心、更放心。因此小B “个性化服务个性化”的方式,在效率和客户体验上都会更好。
推荐阅读
- 新品类|「刷」出来的头部:张同学爆火背后的「流量秘密」
- 品类|2022年营销日历节日大全,2022年跨境电商营销热点
- 直播间|汽车后市场、工业品类等传统线下行业如何线上破局?来听听这些大V的经验
- 模型|京东电器将推出带电品类数智化增长模型 12月29日正式发布
- 电子商务|中非跨境电商平台受非洲当地人欢迎的商品类目有哪些
- 金庸|郭靖发现襄阳城漏洞,第一时间报告给大宋相关部门
- 交易额|“黑五”战报:1分钟平台交易额破1978万,这些品类成为逆袭赢家
- 宋女士|你的快递我买了!上海快递员被投诉后,当面踩烂包裹怼客户
- 拉美|洞察2021年拉美电商市场:市场规模、热销品类、卖家群体一览
- 作品类|抖音:将从娱乐明星内容负面清单入手,完善6类信息呈现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