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类|宋小菜创始人余玲兵:生鲜是个好生意,但需要少一些“干掉”,多一些敬畏( 二 )


合作和赋能。“人比菜金”,比菜更金贵的是从业者。生鲜行业市场容量巨大,非标程度强,基础建设弱,帮助从业者优化和迭代的机会很多。
我们多想如何蔬菜行业这些专业、靠谱,却又小而分散的人组织、协同在一起,实现数字化赋能、供应链赋能和各种配套服务资源赋能,实现行业升级。
Q:宋小菜是通过数字化给从业者赋能吗?能赚钱吗?
数字化供应链是宋小菜要去的方向,宋小菜选择先通过自营业务的方式去探索,而没有选择用SaaS。宋小菜相信只有自己先跑通,才能有一套有效的解决方案赋能从业者。而整个过程是一个非标的流程体系的改造,要跑通就要面对两座大山。
一,财务模型能不能跑通,在白热化充分竞争的市场,找到一个有效的方式证明履约能打平能赚钱。
二,跑通的能力是持续可复制的,是数字化的沉淀。目前宋小菜已能实现履约跑通赚钱。
集单、集采、集运是必经的过程
宋小菜6年来集中精力做三件事情:集单,前2年理解和集中客户需求,通过信息化、结构化、场景化,汇集订单做合并同类项,以销促产。集采,2017年开始逐步摸到上游核心品类核心产区核心供应商,商品化改造和集约,摸索出不同品类不同产地的打法和标准流程,商品化、数字化。集运,生鲜场景的干线物流解决方案,整车、零担。逐步实现订单、供应、履约、履约成本效率平衡,几者之间的数字化。
Q:宋小菜打开生鲜行业的方式是什么?
宋小菜的“双直供应链”,跨级直采+源头直发
履约方式和供应链是生鲜经营绕不开的最重要的模块。“双直供应链”服务两头中小。
服务终端的小B。宋小菜先前业务主要服务于农贸市场商贩,目前随着镇化进程和生鲜行业的发展,业务进行迭代,目前客群主要是服务于终端家庭和餐饮的“次终端”中小从业者,包括农贸市场、社区生鲜店/小商超、配送户和社区团长/供应公司等。
服务上游的中小货主。超级代办、合作社、基地、加工厂,有能力、有意愿,缺少订单和标准,能够依照需求提供商品化的服务。
链路履约路径为:上游供应商根据商品要求进行整件大包装定级定装,用户通过T+1或T+2到货的预售方式进行预定,履约通过干线物流直接送到销地所在自提仓,用户可到自提仓自提,或付费配送到其经营场所。
产地直供,形成跨级优势
用户相较于原来从一批市场或二批市场采购,宋小菜的模式帮助客户实现流通链路跨级,依据不同品类传统流通状态,一般能有一级到三级不等的跨级。原来小B从一批或者二批进货,个体没有优势,综合成本高,跨级直采链路减少使得用户节约至少20%的综合进货成本,而对于原来在二批采购的从业者跨级节省的成本就更多。供应稳定,原来客户需要去市场花几小时找到符合自己要求的货,跨级直采让需求直接连接到上游进行生产,稳定满足需求。
通过跨级直连上游,小菜在上游沉淀出不同品类的打法和标准流程,在产地设立集散仓和加工仓等供应配套,促成生产过程的升级提效。宋小菜目前覆盖全国7大主要产区,品类由之前的8大品类拓展到70~80个品类,每个品类合并到常用的2-3个等级SKU,形成商品化标准。
产地直送,实现产销链接的最短路径。
实现产地直供,就需要以最高效合理的路径来落地,而产销直连直送一定是最为经济的方式,省去了中间换件,实现线路的点对点。商品在产地以整件为单位,按照需求定级定装生产完成之后,通过干线物流直送到销地自提仓,实现履约方式最简。由于直送过程中不做二次上下车和拆包,损耗率可以控制在0.04%以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