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百万级私域用户实战经验分享,带你玩转微信私域运营( 六 )


由此引申出更大的问题,团队内部对运营成果大多是表面判断,在重要数据指标上和运营策略上无法达成一致,对私域运营效果无法有效评估。更有甚者,只见大力投入,不见有效产出。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完善的数据系统及工具支撑。私域用户池涉及的多平台数据有以下平台:

  • 微信生态:公众号、小程序、企业微信、H5;
  • 自有平台:APP、web、H5;
  • 公域平台:小红书、美团点评、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快手、微博、知乎、B站、淘宝、京东、拼多多等;
  • 内部系统:ERP、CRM、会员体系、订单系统
1. 需要打通私域用户池涉及的多平台用户ID体系这就需要我们有一套统一的用户ID账号体系,用统一的用户ID体系把微信生态的openID、unionID,自有平台的注册ID、匿名ID、cookieID,业务系统的会员账号ID,公域平台的用户ID等用户账号统一起来。无论哪个渠道来的用户,都能通过统一的用户ID识别出来,明确的知道这个用户是谁。
2. 建立统一的用户ID账号体系后,需要全面的采集数据,精确的分析数据多平台用户ID体系打通后,已经解决用户是谁的问题。接下来需要知道用户在私域用户池做了什么行为,以及产生了什么结果。想要知道用户做了什么,产生了什么结果。就需要全面的采集数据精确的分析数据。
在实际的运营过程中,很多时候业务跑了一段时间,才回头提数据需求,开始采集数据,补足数据缺失环节。
在采集数据这块我比较推荐“无埋点”和“代码埋点”两种数据埋点方式结合。
“无埋点”方式从产品维度,采集触达用户的所有页面数据及用户行为数据。“代码埋点”方式从用户维度,采集用户的关键行为数据、结果数据,及关键运营路径、转化漏斗模型、裂变漏斗模型等数据。
这种采集数据方式,让采集数据跑在数据需求之前,可以预判团队内的数据需求。当需要分析数据时,直接从数据库拉出数据分析,保证数据的全面性、连续性、有效性、正确性。
3. 用户行为数据和结果数据关联,进行智能推荐精准营销结合上文提到的,我们在私域用户池进行用户打标签、推送大量种草内容、推送很多产品信息、设置各种裂变流程、引导用户下单转化等大量运营动作。在这过程中,我们收集了用户的大量行为数据和结果数据。
把用户的行为数据和结果数据关联后,我们明确知道:某某某用户,做了什么样的行为,产生了什么结果。有了明确的用户数据链条,我们可以通过运营策略、玩法设计、产品设计干预用户的行为,从而达到我们的目标。
也能对用户的行为数据和结果数据,进行归因分析,不断的优化业务数据模型。在业务层面大胆假设、小心求证,通过数据驱动业务的增长。根据这些数据分析结论,则能对用户进行智能推荐和精准营销。
4. 数据系统工具及私域用户池运营工具;看到这里,估计大家看着都明白,实际上手操作又不会。在这里需要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搭建数据系统。对于大多数的公司,数据系统标准的组合是:内部开发+第三方数据系统工具+多平台后端数据。
结合我的经验来说,涉及公司的核心数据、用户的敏感数据则用公司内部开发的系统,用户的行为等数据则用第三方数据系统工具。再通过技术打通公众号、小程序、APP、H5、企业微信、社群等数据,足以支撑整个业务的运营数据分析。在私域用户池运营的过程中,涉及到大量的社群运营。
在对用户智能触达时,就需要有AI机器人自动完成触达。AI机器人一般情况下是公司自己开发。AI机器人+第三方社群运营工具,足够满足智能触达用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