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百万级私域用户实战经验分享,带你玩转微信私域运营( 四 )


根据社群里用户对不同内容的点击、收藏、评论、转化等行为,给用户的打上内容标签。根据社群、企业微信、公众号的用户画像,结合内容画像给不同的私域用户池精准推送内容,从而提高社群的活跃度、留存率、转化率。
在这里需要说明实际操作中的一个误区,很多人喜欢把社群里的用户互动作为活跃度指标。进而延伸出用户互动少的社群没有活跃度,没有活跃度的社群没有价值,也就是通俗所说的“死群”。
社群的活跃度是一个参考指标,不是唯一指标。不活跃的社群,不等于“0”价值。一定要根据不同的社群目的,灵活的调整运营指标。一些官方的消息推送群,定位为消息推送的渠道,并不需要关注群里的用户互动,更需要关注群内推送消息的打开率,以及推送消息产生的后续结果(下载APP、下单、裂变拉新等结果)。
一些福利活动群,定位为发放福利、活动的渠道,群内互动性虽低,但大家进来就是领福利、参与活动。只要保证产品质量,注意运营流程和策略设计,后续的结果也非常不错。
在实操过程中,不要为了活跃用户而活跃用户,明确运营的目的,考虑投入产出比,寻找最优的运营模式。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透过社群的活跃表象看到社群的数据本质。
在分发内容的同时,也要做好数据收集的工作,用数据指标引导运营。整个内容推送的过程,都由AI机器人来完成,AI机器人根据用户标签,从内容库中选择推送内容精准推送。
内容种草的过程中,需要建立私域用户池智能推送系统。这样可以避免大量的人工操作,既能节省成本,又能提高推送结果的准确性。也利于推送内容的标准化和可复制化。
3. 根据智能标签,设置自动化workflow,精细化运营说到精细化运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在这里分享我自己的思考,主要从智能标签、个性化推送、自动化WorkFlow、标准SOP等方面谈谈我的思考。
精细化运营的本质是降低内部交易成本。用户到私域用户池之前,精细化运营已经开始。这就需要一套完整的智能打标签系统。上一章我们讲到内容种草、智能推送内容,内容种草的过程中,就给用户打上内容标签。
智能打上标签,才能做好用户背后的洞察,达到千人千面的推送。进行智能打标签后,还能根据标签智能分群,根据不同的标签建立不同运营目标的群,制定分群的运营策略。比如消息推送群、转化群、福利领取群等。
根据用户的不同阶段,我们把用户打上新用户、活跃用户、沉默用户、流失用户、付费用户等标签。那我们则可以根据用户不同的阶段,有针对性的精细化运营。
在运营过程中建立很多自动化的workflow。Workflow本质就是合适的用户,在合适的场景下、通过合适的方式、接受到合适的信息。比如为私域用户池里的新用户设置一个自动化workflow红包流程。
首要目标是让新用户下单转化,新用户转化为私域用户的首单转化首先考虑小程序,因为私域用户在小程序转化是最容易的。针对昨日访问但没下单、下首单、或者下二单的新用户,我们要分别用不同的通用券或者APP专享券去精细化运营。

  • 通过劵的价值在下单各个阶段引导用户下载APP;
  • 二单后的用户只赠送APP专享劵,加强APP下单转化;
  • 每个阶段转化到APP下单的用户都可使用PUSH触达,节省短信成本。
通过类似对不同阶段的用户,设置不同的自动化workflow,能很好的提升运营效率,实现运营目标。对运营环节的节点数据追踪,通过不同的workflow进行A/B测试,找到合适的运营策略。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时刻关注数据指标的变化。设置好的自动化workflow效果,会在不同的阶段出现较大差异。要灵活的调整运营策略,不能死搬硬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