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百万级私域用户实战经验分享,带你玩转微信私域运营( 五 )


一个有效的workflow,对A阶段的用户有效,对B阶段的用户可能无效。这就要求我们在实操过程中,多追踪数据,及时发现问题,快速调整。
精细化运营过程中,要让用户尽可能下载APP,已下载APP的用户和未下载APP的用户,在活跃度、付费转化等数据指标上差异非常大。
小程序新增用户的次日留存率大多在10%~25%之间,而下载APP的新增用户次日留存率则能轻松达到30%左右。用户同时存在私域用户池和APP上,则能运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有效触达用户。
4. 组合多种裂变玩法,让用户裂变传播带来新用户现在常见的裂变玩法有拼团、打卡、助力、抽奖、红包、集福、0元免费裂变等玩法。我和其他人交流时,经常听到拼团没效果、打卡没效果、助力没效果、抽奖没效果。
用户确实已经熟悉这些玩法,甚至产生了免疫力,效果相比之前也大打折扣。对此我有不同的看法,我的看法是,这些裂变玩法依然是当下低成本获取用户的有效手段。从投入产出比来说,依然是很适用的获取用户方法。
我们在做私域用户池裂变的时候,需要聪明一些,需要灵活一些。结合之前的智能标签、智能推送,组合不同的裂变玩法,根据不同阶段的用户,推送多种不同的裂变玩法,有策略的镶嵌在运营流程里。从福利设置、流程设计、用户体验等方面,让用户感受到我们的价值点。
不要做裂变就是一股脑的拍在用户脸上,用户被迫接受信息,好感度大大降低,而且最后的效果也不理想。我们需要把用户当做真正的个体看待,在运营流程中为用户设计“Aha moment”,让用户有惊喜和满足感。
不同的活动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目的,有时是拉人来下单,有时是拉人来入群,有时是参加某种活动或是做任务,有时为了提高活跃,有时为了收集用户信息等等。从用户维度分类,用户可分为忠实用户、优质用户、普通用户、低频用户、流失用户。
根据划分类的不同用户群,就可以把不同的组合玩法有预谋的推送给不同的用户群,最后根据数据不不断的优化流程。如下所示,根据用户维度划分不同的用户群,采用不同的运营裂变方法:
(1)0元免费实物裂变
针对加入私域用户池的新用户和普通用户,我们可以多做一些0元免费领实物裂变。比如以图书作为福利,参与活动的用户分享邀请多少人就可以免费领取图书。根据用户画像,选一些出版机构合作,做这样的活动成本很低,新用户和普通用户得到福利,出版机构得到免费传播机会。
(2)订单红包裂变
针对已下单的用户,则设置订单红包裂变。当用户成功购买图书后,会发送一个现金红包,需要分享后才能领取。
参与订单红包裂变的用户会得到优惠券,通过下单用户分享裂变新用户进来,再发放优惠券,这种裂变方式能提高复购率,还能带来新用户。
其他裂变玩法还有抽奖、助力、拼团、砍一刀等,在运营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不同的裂变玩法。结合公司实际,挑选成本低、满足用户需求的福利,计算好获客成本及投入产出比。
六、搭建私域用户模型,需要完善的数据系统和工具支撑上面介绍了很多搭建私域用户池表面的东西,这些表面东西大家可以通过看案例、体验其他产品的流程习得。通过模仿、学习、借鉴,大部分都能做到“形似”。那么怎么做到“神似”?
那么怎么确定我们的效果是我们想要的效果?接下来讲的部分是私域用户池冰山下的东西,这些东西决定了私域用户运营效果的巨大差异,决定了运营效果是否达标,决定了最后的效果是否有效。
在搭建私域用户池的时候,涉及多个平台的用户数据。这就造成数据采集、分析、关联的困难,经常出现数据断裂和数据不准确。在实际的运营中,当某项数据异常,进行数据溯源、追踪分析时,发现数据断裂,无法进行深入分析,找不到数据变动的真正原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