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访谈N位品牌操盘手:深度揭秘品牌自播方法论( 二 )


深度|访谈N位品牌操盘手:深度揭秘品牌自播方法论
文章插图
当一个平台帮助品牌实现“货找人”之后,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也得到了转变,从被动解决已有需求变为“习惯被种草、需求被激发”。从种草到拔草的路径,不再需要动用从知乎小红书到天猫京东的一套组合拳,而是直接在抖音电商里就能完成社交传播→占领心智→电商成交的全链路。
近两年,直播电商整体发展迅猛,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1400 亿上升至近万亿,平均年增速达到了 174%,在电商行业的渗透率达到了8.6%。过去一年内,抖音电商的商品交易总额(GMV)迅速攀升,至 2021年1月,平台交易额对比 2020年1月增长超过50倍,全新的线上零售赛道已经初具规模。
用直播的场景去展示产品,会让消费者清楚地察觉到自己的需求,它不再是靠一个类目归类在一个页面上能够解决的问题。那么抖音电商的功能就是,给了产品更多的展示,和更多组合的可能性。这也是在给消费者和商家双方一个机会。
很显然,商品导向的“货架”增量有局限性,而内容导向的“兴趣”正在成为影响消费决策的下一个阵地。如何在抖音电商高效触达和转化用户,成为了品牌方最关心的问题。抖音电商上线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无数商家已经瞄准这块金矿,对于流量的竞争,也逐渐火热起来。
再从直播电商向下挖掘机会,我们发现品牌自播是巨大的增量机会之一。
飞瓜数据显示,进入2021年以来,品牌自播高速增长,到今年二月平均已经占总销售额的50%。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趋势呢?
首先,还是底层逻辑的问题。其实店播早就在各大电商平台出现了,但这还是“详情页2.0”的逻辑,流量都会集中在头部达人手中。而想要获得直播的增量,要么从外部引流,要么花大价钱把用户买到店铺的“私域”里。你自己要先有量,直播就是帮助转化的工具。
而抖音电商品牌自播,本质是一种内容形态,平台的算法会给优质内容带来自然流量。就算商家起步缺乏流量,内容质量过硬就能从0起步,既有流量的增量还有转化的增量。
其次,跟其它平台一样,在抖音电商上的品牌也会找达人去代播,但随着流量竞争的加剧,价格也随之上升。
回归到长效经营、稳定收益的角度,品牌方可以靠店铺自播获得更多增量。
品牌自播的重心在内容我们了解到,大多数品牌都是从2020年末到2021年初期间正式启动抖音电商品牌自播,周期短,但爆发力极强。不妨先来看看各大消费品牌的自播布局情况:
逐本同时布局自播和达播两方面;
Teenie Weenie自播业务在抖音电商中占比达98%;
汇源上半年达播的GMV贡献更大,但目前自播贡献的GMV占了大头;
九阳设立的年度KPI里,达人和自播的份额是1:1 ,不过效益却是自播GMV占比2/3,达播占比1/3,自播表现明显超出预期;
内外目前的店铺自播在整个直播动作中的占比控制在60-70%,但却创造了90%的GMV,因此在考虑不断增加自播业务占比。
那么,显著的数据背后,品牌方的底层思考是什么呢?
据Teenie Weenie透露,尝试运营了一段时间自播之后,推出的新品里约有70%一上货就售罄,新品的销售效果很好,更加坚定了品牌做好自播的决心。
逐本开始布局自播,一方面是看中了抖音电商的内容生态,另一方面是瞄准了直播的新增量,二合一最终达到销售接单的目的。内外也表示,自播业务对于积累消费者资产大有益处。
当然,品牌的考量一定是分阶段的。从0到1时,考虑因素是起盘、电商规模,从1到N,考虑因素是成本、性价比,以及流量是否抓在自己手中。因此,阶段会直接影响品牌的自播达播配比。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