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直播的尽头,是带货吗?( 三 )
其怪诞程度就像你去线下商场,一个隔壁的美妆BA小哥却跑来跟你推销不粘锅,你真的敢买吗?这样的盲目延伸就是在毁掉原先树立的口碑与专业度。
这点他们不知道吗?甚至主播和MCN机构甚至比我们这些看客都清楚。他们明知在可能不擅长的领域容易翻车,却仍要去做,说到底还是利益。
这样的利益驱动不仅仅是盲目选品本身,也包括各大过气老牌演员冒着“晚节不保”的风险也要化身带货主播,甚至连这些原本好好搞内容创作的视频博主也都纷纷转战完全陌生的直播带货。
有个摆在从业者面前的现实就是,国内的视频网站的视频收益太低。
“快抖B”大部分都是靠流量变现,最快速的方法就是视频带货和接广告的收益,主播在其中一般抽成占比都在15%到35%之间。
文章插图
拿B站举例,虽然有创作激励计划和一些新人活动,单纯靠视频播放量就可以有收益,然而一万播放量的视频收益也就只有大概二三十人民币,并且要求是原创视频。
乍听尚可,然而B站需答题成为会员,粉丝质量偏高,因此往往优秀的作品能做到百万播放已经实属不易,如大热的“朱一旦”团队打造的热门视频基本都是数百万的水平,有时候稍微逊色的也就几十万。
光靠播放量收益来算,他一个百万视频也就只有几千块的收益,可能团队的人力成本都远不如此,所以光靠这点根本不现实。
而反观国外的YOUTUBE网站,拿粉丝量最多的李子柒来说,她目前总播放量超过二十多亿,油管的广告分成是每千人观看十几美金,折算下来光靠内容创作李子柒在油管上就能拿到一亿多人民币的收入了。
仅靠视频播放就能有不菲的收入才是创作者继续深耕内容的最大动力。
如此巨大的收益差距,换做你是国内的视频创作者,是选择用爱发电,苦心创作一个视频到来头不过几千块,还是选择接个带货坑位费一晚上几万?
大家都会做对自己利益最大化的选择,因此直播带货如今的浑水也都是各方搅起来的。
所以视频网站也在自食恶果,在所有视频博主都在一门心思想着带货想着直播,支撑起网站运行的优质内容到底还能由谁来创作提供呢?
人人都想着恰饭,却忘记了“内容”才是饭碗本身。
这就好比过去用户抛弃长视频,因为广告时长都比正片长,也是一种讽刺的本末倒置。
03带货“冷静期”当新鲜感褪去,用户产生审美疲劳,直播带货就自然进入了一个冷静期。
冷静并非是坏事,也并不代表直播带货不被看好,只是直播带货正在逐渐演变成一种常态化的销售方式。
现在无论大小规模的淘宝店铺基本都会进行直播,并且都日播好几场直播,你单次观看人数却不过数百人,可想而知最后的成交数量也不过零星几笔。
这样惨淡的数据对比起往日动辄几百万在线观看数的繁荣相差甚远。
文章插图
这点也不仅仅只显示在观看数据上,在账号属性中也可窥见。
下图是2020年7月到2021年5月的时间段中,抖音平台上月销售额超百万账号中企业号数量及其占比 。不到一年的时间占比从43%增长至63%,并且持续保持稳定。
文章插图
直播带货的降温,也是虚假繁荣泡沫被戳破后的必然。
在直播带货最火热的时候,那些数据和收益就像风口上飞升的猪一般,被膨胀得离谱。
无论是从李佳琦、薇娅等头部主播,还是张庭等明星主播,甚至可能是你名不见经传的亲戚谁谁去做了直播带货,都能传出几个月就大赚几百万的八卦新闻。
推荐阅读
- 黑客|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19岁黑客远程破解逾25台特斯拉
- 电商|俞敏洪或要“转型”?在电商平台做起直播带货,是有何打算?
- 亚马逊|告别“好评返现”,商家侧的“晒单有礼”还有意义吗
- 上门|快递上门的“蜀道难”
- 猫腻|拼多多的商品这么便宜,都是山寨、假货吗?看完才发现其中猫腻!
- 劳动者|这些工作将实行“职称制”!官方发通知,新的“香饽饽”行业来了
- 斐乐公司|网购平台销售数据可作为确定赔偿数额的依据
- 安全风险|苹果将出席白宫会议讨论开源软件的安全风险问题
- 蚂蚁集团|数字人民币:支付巨头的大考,平台的机会
- 黄莎莎|绿韵碧波庭:女性群体的“中年危机”不应被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