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直播的尽头,是带货吗?( 四 )
主播们每个都敢号称自己是全网最低价,吸引众多用户下单。同时那些动辄几十万的在线观看人数和数据可观的成交额喜报,都让人们对这些“天文数字”深信不疑。
这样的击鼓传花形式,等到鼓声停的那一刻,那朵“花”不可避免地将落在其中一方的手上。
最先不堪其苦的是商家方。
消费者上当,那也可能只是买到一个假货;而商家上当,则是一笔损失重大的营销费。
比如在2019年就有个李湘直播卖貂衣的事件,作为明星李湘整场坑位费下高达80万元。
可是当时的直播间成交销售量为0,也就意味着80万元打了水漂。
这样的还算是实诚的,大多数的操作则是买水军下单,让MCN拿够高额的坑位费和佣金后,却又大批量退款,最后商家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 直播|直播的尽头,是带货吗?】在如此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下,商家比消费者还要冤大头,却无处伸冤。
因为在这一行,广泛存在的就是数据造假。
王思聪前女友,如今也算头部主播的雪梨 ,曾在直播说中说出了“刷单”二字,被质疑刷单造假,她否认只是口误,将“补单”说成“刷单”。如果口头失误可以用口误掩盖,可是被曝光的行程安排表中,也清晰地可见有多处“刷单”的安排。
文章插图
面对实锤,雪梨则视而不见,于是“雪梨刷单”这一词条在当时也上了微博热搜。
甚至近日来,雪梨的数据更有超越薇娅、李佳琦的趋势,但是背后的注水含量到底有多大,我们也无法下定论。
文章插图
除了商家端外,平台方也正在成为“降温”的推手之一。
快手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相比较其他平台,快手和其头部主播辛巴之间关系更像是一种奇怪的寄生关系。在前期互相依赖,但是在后期双方都累积一定实力后,都想着摆脱或者完全吞并对方。
在辛巴团队的不断拓张,以及辛巴燕窝事件的舆论发酵后,快手在品尝到最初的胜利果实后,也逐渐开始自食恶果,因此快手的动作也在十分明显的“去辛巴化”。
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这个真理不仅适用于投资,也适用于人才培养。权重过大的头部主播在日后也是一大隐患,因此包括快手在内的平台都开始逐渐意识到这个问题,不再将流量过分倾斜给头部主播。
淘宝直播在今年也公开声明将会大力培养腰部主播,这一系列的动作都是平台在逐渐规范化直播带货的征兆。
而主播人数的流失,也都在应验着“降温”的趋势。
文章插图
图源/《艾瑞咨询2021中国直播电商行业报告》
从去年3月到今年3月的一年时间内,视频主播/直播销售等人数的岗位占比已经下降了8%。在行业不断成熟与发展的进程中,带货主播的行业壁垒也正在逐步被建立,相对应的专业度也有了更多的要求。
行业监管也在与时俱进。去年6月,中国广告协会发布了国内首份针对直播行业的规范——《网络直播营销行为规范》,不仅对角色职能有了定义,也针对现有问题列举了对应说明。
其实从本质来说,如今的直播带货其实和过往的电视购物并没有什么不同。除了媒介不同以外,当初在电视购物暴露的各种骗局和各种套路,都在一样不落地重演在直播电商上面,只不过,如今的套路玩法可能更令人防不胜防。
与所有曾经的风口殊途同归,直播电商在经过了野蛮生长的红利阶段,正在进入监管之下的洗牌时代。
推荐阅读
- 黑客|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19岁黑客远程破解逾25台特斯拉
- 电商|俞敏洪或要“转型”?在电商平台做起直播带货,是有何打算?
- 亚马逊|告别“好评返现”,商家侧的“晒单有礼”还有意义吗
- 上门|快递上门的“蜀道难”
- 猫腻|拼多多的商品这么便宜,都是山寨、假货吗?看完才发现其中猫腻!
- 劳动者|这些工作将实行“职称制”!官方发通知,新的“香饽饽”行业来了
- 斐乐公司|网购平台销售数据可作为确定赔偿数额的依据
- 安全风险|苹果将出席白宫会议讨论开源软件的安全风险问题
- 蚂蚁集团|数字人民币:支付巨头的大考,平台的机会
- 黄莎莎|绿韵碧波庭:女性群体的“中年危机”不应被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