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今年双11,年轻人开始反种草,平台和品牌开始信息降噪
编辑导语:生活在一个消费社会中,当大促来临时,买与不买,买什么,怎么买,都成为了消费者的一大难题。据观察,如今年轻人越来越讨厌过度营销,他们更加喜欢实打实的营销。反种草的开始,平台与品牌也开始信息降噪。“内容降噪”是未来种草营销趋势吗?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一起来看。
文章插图
“今年双 11 有什么值得买的可以让我抄一下作业吗?”最近刀法办公室总在讨论这样的话题。生活在一个消费社会,在大促期间,买还是不买,这是一个问题。买什么,怎么买,又是一个新问题。
就从我自己的观察来看,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讨厌过度营销。他们不喜欢玩虚的,因为刚需才去消费,不再为了囤货或者贪小便宜。洗脑式“买买买”策略开始失效,N 个小样=1 个正装”也不被看好。
李佳琦团队、薇娅团队以及天猫官方制作的功课分享文档为什么传播度那么广,电商平台官方、大主播们开始亲自下场,为消费者们做功课,这说明了什么?
——是消费者要低价吗?
当然不是!消费者需要的是省时间!
大水漫灌的种草模式已经失效。品牌过度营销,让年轻人开始反种草,不仅看不进品牌内容,甚至对许多用户原生内容也产生了芥蒂。
这是很可怕的事情,甚至会摧毁用户对品牌的信任。好的品牌营销,应该是帮助用户筛选、减负、降噪的。
【 品牌|今年双11,年轻人开始反种草,平台和品牌开始信息降噪】什么是有效的内容种草?具体应该怎么做?我将从问题的根源及产生的影响、可借鉴的实操案例等维度来说一下我的看法。
一、年轻人为什么“反种草”:品牌信息过载我们总说,一次好的品牌种草内容,要切用户的痛点、爽点、痒点,最大程度调动用户的注意力,这是源自 100 年前的营销漏斗理论。
文章插图
它将消费者在购买决策过程之中的变化分为四个阶段:意识、兴趣、欲望、行动。之前大部分品牌广告只是针对某单一阶段,其中又以吸引用户注意、引起兴趣为主。随着数字化营销兴起,麦肯锡认为现在的消费者已脱离传统的“漏斗式”选购方法,提出了消费者决策流程,认为现在是由消费者主导的营销时代。
文章插图
现在消费者购买决策越来越无序化,但消费者主导互联网评价、亲友口碑推荐越来越重要,同时还论证了品牌在消费者购买前做的营销动作,以及对口碑的维护,可以最终转化为销售或复购。这一转变,让我们进入了“内容种草”的大时代,大家日常看到的信息都可能是被包装了的导购内容。
比如:淘宝、抖音、快手等平台的直播;小红书、B 站、什么值得买上的“好物推荐”“产品测评”“空瓶分享”;以及明星翻包、私服同款等等。
当消费者获取的信息爆炸式增长后,他们反而变得更加理性和克制。
内容导购对品牌来说有两层意义——种草和较低成本的流量获取。这本来是一件好事,但现在出现了一个问题是,因为品牌太多,产品太多,流量太少,为了争夺用户和流量,许多品牌做了大量的无效种草内容:
- 直接照搬市面上的竞品种草内容形式,却忘了将自己的品牌的独特性融入其中
- 找素人、KOC 进行产品置换,却没有把控其发布的内容是否打动人心
- 投放腰部、头部的博主,为了让钱花得值,强制要求 PR 露出,导致内容硬到不行
- 又或是博主为了更好的曝光,用上 800 层滤镜修饰原图,描述过度夸大,消费者种草受欺骗后怒而拉黑
推荐阅读
- 私域化|干货分享︱线下零售新机遇——品牌私域化五步走
- 品牌方|聊控价(一):购买鉴定控价投诉涉嫌违法
- 直播间|资源砸进去,视频号直播带货今年能“起量”吗?
- 任泽平|?华为搜索引擎上线后,又突然403禁止访问;任泽平微博、公众号被双双禁言;快手网红控诉快手:高管一批一批的换,不懂管理|雷峰早报
- 雷士照明集团副总裁兼电商总经理曾宇衡:直播电商加强了品牌与消费者互动|定制快讯| 雷士照明
- 反常识|给营销、品牌、市场从业者的4条反常识建议
- 智能头盔|饿了么计划今年在全国覆盖十万顶智能头盔:可语音接单,拥有碰撞检测
- 会员店|7个月开六店,盒马X会员店将落户南京,国产仓储式会员制品牌正蓄势发力
- 容错率|短视频单列和双列,谁的内容容错率更高?
- 动效|卡间联动:品牌广告品效双赢的一次成功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