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道|这届双11,年轻人都被拼多多的国货俘获了?( 三 )


文章插图
外部大环境看,当双11进行到第13个年头,越来越多的“双11”消费数据显示,消费者正在变得更为理性。近日,中消协以及地方消协,甚至对“双十一”发布消费提示,禁止采取“先提价后打折”、虚构原价、不履行价格承诺等违法方式开展促销。
同时,国货品牌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消费升级、国潮文化兴起,正是国货品牌现象级爆发的内生动力,特别是正在成为主流消费群体的年轻消费者,更爱接地气的国货。
根据普华永道发布的《2021年全球消费者洞察调研中国报告》,37%的中国受访者表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与6个月前相比,他们现在更多或更倾向于购买国产品牌。这一数值比倾向购买国外品牌的比例高出13%。
《新国货白皮书》也显示,61.4%的人会特意关注选购品牌是否为国货。支持率上,90.7%的人表示更加愿意支持国货。在实际支出方面,76.7%的人表示近年来购买了更多的国货。
渠道|这届双11,年轻人都被拼多多的国货俘获了?
文章插图
可以看出,此前国际品牌为中心的消费格局正急剧改变。不同之处是,相比之前抵制洋货提倡国货,是民族情感下作出的感性选择,那现在,是消费者真正站在产品性能、品质、价格、服务等角度,符合对美好生活预期后做出的理性选择。
“给国产鞋再次点赞!无论颜值还是做工,都可以秒杀很多国际大牌。”家住成都武侯区的小罗,近日收到“双11”在拼多多上新买的回力球鞋后,就迫不及待地在朋友圈晒出了测评:“颜值高,科技含量也足,还更贴合中国人审美,为什么不选国货呢?”
小罗案例可以说明的是,新国货品牌崛起,正从某个现象级品牌,转变为各个消费领域的系统性机会。比如在美妆领域,随着美妆国货逐渐崛起,2023年,中国本土美妆市场规模预计约2527亿元,2021-2023年复合增速预计将达16.6%。
03
国货联手拼多多搅局双11,究竟靠什么?
那么,为何是在拼多多平台上,国货品牌持续成为“现象级”,其背后有着怎样的商业逻辑?从“极点商业”观察来看,这同样有多方面重要原因。
一是拼多多拥有国内电商平台规模最大的用户数量。据拼多多2021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拼多多年度活跃买家数达到8.499亿,较去年同期的6.83亿增长24%。
不仅如此,拼多多还倾斜流量等资源,配备了专门团队提供运营支持,并转化成对国货品牌的研发建议,让国货品牌能同步不断优化运营——这一信息背后,意味着拼多多客户群与诸多国货品牌产品属性的高度契合。
对国货品牌而言,更洞察消费者需求,也就意味着在拼多多平台取得的效果,可能要优于其他电商渠道。“这得益于拼多多平台80后、90后消费人群。”张小泉电商总经理周丽就表示,借助拼多多C2M反向定制模式,通过用户画像、数据分析等多重信息整合,张小泉敏锐捕捉到了电商平台刀具消费年轻化、颜值化、品质化的新趋势,并最终有了每天卖出10万多把剪刀的奇迹。
渠道|这届双11,年轻人都被拼多多的国货俘获了?
文章插图
二是不设上限、简单直降的百亿补贴,已经成为拼多多的重要引擎,并且讲述了诸多品牌关于增长的美好故事。对国货品牌而言,在电商流量红利见顶、直播带货坑位日益昂贵情况下,拼多多正是品牌渴求的一个核心增长渠道。
从流量逻辑来看,与直播带货、其他电商渠道不同,拼多多流量逻辑是典型的“以人为中心”——也就是基于拼多多的庞大社交流量池,用“低价爆款”满足消费者对于“极致低价”的需求痛点,同时让品牌也能获取正常营收,持续发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