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互联网的尽头是电商( 二 )
卡农继续说道,“购物习惯是长时间养成的,不容易扭转,比如,我现在买杂七杂八的东西上淘宝;买电器、科技产品、生鲜去京东;在拼多多薅百亿补贴羊毛,买乐高之类的。如果知乎无法给我一个取代其他平台的意义,我是不会用知乎购物的。”
正如卡农所感受的,用户的购物习惯,除非有强烈的刺激点,否则很难迁移。拼多多也是凭借令人难以拒绝的低价,在淘宝与京东之间杀出了一条血路,成为了第三股势力。而知乎、小红书,以及其他平台又将凭什么来培养用户的购物习惯呢?就连坐拥十几亿用户的微信,这两年力推的小程序商城,也没有做好这件事,不少商家告诉燃财经,小程序商城上的自来水很弱,流量全靠活动或投放来引导。
“电商是一个综合能力的考验,包括营销能力、平台运营能力、技术能力、供应链能力,还有整个的生态体系、服务商体系建设。现在能做好这些的就淘宝、京东、拼多多,抖音、快手也还在努力学习。另外,电商的竞争是动态的、复杂的,需要随时思考线上、线下的竞争,而且还要应对创新的竞争。”庄帅坦言。
对于知乎,以及任何一个平台来说,电商都是值得尝试的变现之路,但是否要作为一个战略项目来做?又能不能做好、能不能做大?则是另一个问题。
01人人都想做电商
传统电商讲究“人、货、场”三要素,在手握过亿用户和月活的平台看来,人、场已经具备,似乎只缺把货摆上平台,即可开始电商之路。
值得注意的是,电商里的人,是指消费者,而内容或社区平台上的用户并不能等同于消费者。此前,很多主播在抖音、快手做电商直播的时候,都遇到过转化率低下的问题。一位主播回忆,一次直播,会有成千上万人涌进直播间,但最后的成交量只有十几个,甚至几个,更要命的是,不管是直播间的人数,还是成交量,都非常不稳定。
而零售中特别重要的购物心智,也是内容或社区平台难以逾越的鸿沟,“大家会在什么地方买东西,是有很强惯性的。”一位传统商家告诉燃财经,比如,买菜去菜市场,买书去书店,买衣服去商场,等等,都属于购物心智。想在书店卖菜,难度就会变得很大。在这位商家看来,内容或社区平台做电商,就属于强行改变用户的购物心智。
“用豆瓣这么多年了,我只买过一次‘豆瓣时间’的创意思维写作课,其他就没有买过了。另外有些影迷朋友,会每年都买豆瓣出的豆瓣日历。”一位豆瓣用户告诉燃财经。
知乎七年老用户陆洋也表示:“我有充值盐选会员。但买东西的话,只在2020年12月买过一次知乎定制天猫精灵和知乎日历套装,还是通过天猫买的,从没在知乎渠道下过单。而且当时主要是为了买天猫精灵。”
知乎此次试水自营电商,在社交平台上有不少吐槽的言论,比如“选品的人是不是对品牌调性有误解,联想都能上架”,“既不精英,又不福利”,以及“9.9元的卫生纸配不上年入百万的调性”等。
文章插图
图/“知乎福利站”商品(网页)与淘宝(手机)对比;来源/燃财经拍摄
用户不买账,商家似乎也不看好。在淘宝、拼多多经营童装店铺的吴生向燃财经直言,“其他平台”并不是卖货的一个好去处:“商家肯定会优先考虑热度高的平台,因为有用户才有流量,商品的曝光度也高。”
“平台基因和氛围也很重要。比如消费者想买东西,肯定首先想到的肯定是上淘宝、拼多多、京东这些电商平台。”吴生介绍,“从我的感受来说,这些新兴的平台,比如抖音、快手、小红书,它们似乎更多的是兴趣电商。比如用户看视频、看内容的时候,正好刷到了感兴趣,或者需要的东西,就会看看,但也不一定买。”
推荐阅读
- 小红书|等老了改名吗?小红书成功注册老红书商标
- 飞书|泡泡玛特与飞书签署协议,将使用飞书及飞书OKR办公
- 盲盒|上海制定反垄断、互联网营销算法、盲盒经营活动等新业态合规指引
- 说明书|收货,也许才是买家电最大的坑
- 腾讯|钉钉领跑、企微爆发、飞书急追,在线办公"三国杀"升温
- 互联网时代|这5类商品尽量去实体店买,否则坑的还是自己!
- 乱象|微信治理互联网用户账号运营乱象,“南京头条”“高考山东”等遭清理
- 互联网企业|2022,中国互联网何去何从?
- 工具|企业微信新版本发布,腾讯产业互联网效率工具实现一体化
- 戴志康|对话互联网早期拓荒者:20年间,Loser、颠覆、繁荣的演化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