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晚年储位之争 历史上康熙皇帝是死于非命吗?( 七 )
太多的异常情况,足以说明胤禛在继承皇位时,确实出现了一系列难以让人释疑的地方,这些都足以引起人们的种种议论和猜测,加之雍正一生政敌颇多,遂将沸沸扬扬的议论推至为“改诏夺嫡”的传闻 。而雍正本人的性格、品行,从他一生的事迹看,又是一个什么事都干得出来的极端狡猾凶残的人,这更加重了人们对他的猜疑 。但是,因为他做得巧妙,又在上台后不遗余力地斩尽杀绝当时的知情者和涉嫌知情者,并且销毁了包括文字在内的一切证据,从而也使他是否“夺嫡篡位”这个历史疑案成为了永恒之谜 。
四.康熙皇帝是死于非命吗?
与雍正是否“夺嫡篡位”这一疑案紧密相关的还有另一个疑案,即康熙皇帝是死于非命还是寿终正寝?
据《清圣祖实录》所载,康熙于康熙六十一年十月二十一日往南苑打猎;十一月初七日身体欠安,回到畅春园;初九日因身体有病,命胤禛代行南郊冬至祭天大礼;十三日病情沉重,急召胤禛于斋所,戌刻死于寝宫,享年69岁 。
有人认为,康熙以身体久安而突然病重死亡,其中必有蹊跷 。《大义觉迷录》卷三云:“圣祖皇帝在畅春园病重,皇上(指胤禛)进一碗人参汤,不知如何,圣祖皇帝就崩了驾,皇上就登了位 。”有人从这则文字加以生发后认为,康熙患病期间,胤禛串通了隆科多,严密控制了畅春园,并在太监协助下,在人参汤中投了毒 。当时惟一能接近康熙的高级官员,就是负责拱卫京师的步军统领隆科多,此人又是胤禛的舅舅和亲信 。康熙之死有可能出自他的毒手 。果真如此,就可以这样设想,当康熙喝了人参汤,处于昏迷状态时,由隆科多假传圣旨,召储皇子入宫,名为哭灵,实为软禁;与此同时,胤禛则抓紧时机,在京城内外布防,等到一切就绪,方最后来到畅春园,从而夺得皇位 。
以上猜测,并非凭空而来 。当时在京传教的意大利人马国贤曾目睹了当日情形,在他的回忆录《京廷十有三年记》中有这样的记载:康熙驾崩之夕,号呼之声,不安之状,即无鸩毒之事,亦必遭突然大变,可断言也 。
有人据此认为,康熙去世时之所以会发生一系列异常情况,很可能与西征之役即将结束有关 。因为西征之役一旦结束,允禵回京,他所备具的足以服众的有利条件会使他顺理成章地成为皇位继承人 。胤禛认识到这一形势,利用康熙生病的机会采取了先发治人的断然手段,让康熙突然死亡,抢在允禵回京之前承继了“大统” 。
事实果真如此吗? 似乎也不尽然 。
康熙晚年,诸皇子各立门户,树党蓄势,图谋争位 。康熙四十七年初废皇太子允礽时,康熙便愤然指出:“索额图助伊潜谋大事,朕悉知真情,将索额图处死 。”康熙五十一年第二次废太子后,康熙又指出:“允礽同朕为父,虽无异心,但小人辈,惧日后被诛,倘于朕躬有不测之事,则关系朕一世声名 。”可见,康熙对自身的安危早就提高了警惕 。康熙身边警戒森严,时有提防,害他谈何容易?说因人参汤,康熙是很重视科学及养身的,对用人参的弊害都有深刻的认识 。他早就说过:“南人最好服药参,北人于参不合 。朕从前不轻用药参,恐怕与药参不投,无益有损 。”难道他会在病重时刻一改多年习惯而服用“无益有损”的人参?岂不令人难人置信 。
许多学者因此认为,胤禛不是康熙选定的接班人或许还有可能,但说他为夺得皇位而使用药物伎俩促使其父速死却不大有可能 。胤禛在其父康熙卧病期间,已在隆科多的帮助下,为继承皇位小心翼翼地从事着准备工作,当康熙突然驾崩之时,一举实现了愿望 。是否如此?当然也只是分析而难以找到确凿证据了 。
推荐阅读
- 刘邦的储位乱局 刘邦更希望刘如意继承其皇位
- 大将尉迟恭 晚年因一句话吓得不敢出门
- 清朝才智过人的周培公为何被康熙发配盛京?
- 康熙养女固伦纯禧公主简介 固伦纯禧公主丈夫是谁
- 康熙的九妃连珠与八嫔临御 康熙的妃嫔有哪些?
- 清宫秘史 揭秘纳兰容若真的暗恋康熙的妃子吗?
- 中国武侠小说中十种历史人物 金庸最偏爱康熙
- 为何鳌拜被擒并不是康熙厉害而是鳌拜太菜?
- 康熙宠爱惠妃吗?惠妃与康熙皇帝的子女
- 康熙停朝五日 只为这个当了一天皇后的女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