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洗澡悄悄伤害你没商量

专家指出,女人洗澡应注意三种情况,否则容易引起身体的不良反应,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一、不宜洗冷水澡
女人因自身的生理原因,特别是在经期、哺乳期、怀孕期,遇到冷水的刺激会引起女性内分泌失调、闭经、腹痛,而且许多细菌也容易进入阴道引发阴道炎等妇科疾病,严重时对女性以后怀孕、生理健康都有一定的影响 。但可以长期坚持用冷水洗脸,能促进血液循环,起到预防感冒、鼻炎的作用,还可使皮肤变得更有光泽更有弹性 。
二、不宜洗完就睡
最好在睡前2小时沐浴 。睡眠往往在体温下降后来临,热水浴会使体温升高,推迟大脑释放出“睡眠激素” 。如果某天只能在睡前洗澡,可以在浴后用湿毛巾冷敷额头5分钟,使体温回落到正常水平,尽快入睡 。
三、不宜月经期盆浴
月经期子宫内膜脱落,宫腔留有创面;宫颈黏液被经血冲出,宫颈口微微开放;阴道内有经血停留,是细菌的良好培养基 。这些均会破坏生殖道局部的保护性屏障作用,再加上月经期抵抗力下降,盆浴时,污水及阴道中的细菌更可能经宫颈管上行至宫腔而引起感染,故应该禁止 。专家建议,女性在月经期宜采用淋浴或擦浴 。
小编推荐!这三种洗澡方法最养生
洗澡,也叫沐浴 。在中国,洗澡是一件大事,自古就有沐浴而朝,斋戒沐浴以祀上的说法 。其实洗澡并不只是清洁身体,同时也是一种运动 。唐代着作《天隐子》中的描述:“斋戒者,非蔬茹饮食而已;澡身者,非汤浴去垢而已 。益其法在节食调中,摩擦畅外者也 。”意思是吃斋不只是戒荤吃素,通过节食还有调和脾胃的作用;洗澡也不只是用热水洗去污垢,它还可通过摩擦皮肤,使人体肌肤通畅、血脉流通 。充分点明了沐浴去垢、健身的双重作用 。
■热水浴--消除机体疲劳
案例:日本人把洗热水澡称作“汤浴”,也叫“泡汤”,常常阖家老小一起“泡” 。置身洗浴池中,身后40℃的水由石槽中汩汩注入,身心的疲惫顿消 。
点评:疲劳跟人体血液中乳酸的浓度有一定关系,洗温水浴可以加快新陈代谢,提高机体分解乳酸的速度,消除疲劳 。泡澡20分钟相当于慢跑500米,因此,洗澡也有健身的功效 。
但温水浴水温不是越高越好,否则出汗过多易导致虚脱,应控制水温在38℃左右 。
■冷水浴--增强抗寒能力
案例:毛泽东的老师徐特立先生历经人生沧桑,却仍享92岁的高寿,其中冷水浴功不可没,被其称为“革命者的战斗” 。徐老起床后先用冷水擦头面,再擦颈、胸背部,每次擦到皮肤发红发热为止 。不论是春、夏、秋和严冬腊月,从不改变 。
点评:冷水浴可提高人体抗寒能力,锻炼血管弹性,是一个“血管体操” 。需要提醒的是,冷水浴有一个适应过程,如果一直洗热水澡,突然洗冷水澡,不仅无益反而会得病 。
■热冷水浴--保持血管弹性
案例:马寅初先生是我国着名的人口学家、教育学家和经济学家,原北京大学名誉校长,也是活到了101岁的老寿星 。早年在美国求学时体质孱弱,后来有幸结识了一位93岁但仍鹤发童颜的医生 。这位医生告诉他,自己健体强身的秘诀:热冷水浴 。先洗一刻钟的热水澡,让周身经络通畅,然后擦干身体,休息数分钟,再迅速进行几分钟的冷水浴 。自从应用这种锻炼方法,马寅初身体一直非常健康,连感冒都很少得 。
点评:冷热水浴可使血管一张一弛,热胀冷缩,保持血管弹性,这对维持血压正常,防止发生心血管疾病,很有好处 。
小贴士:
1、在沐浴前后,应当适量饮水,这样可以促进体液循环,排除体内的毒素 。
2、沐浴时水温不宜过高,泡浴水温最好维持在40摄氏度上下,单次入浴时间控制在15分钟为佳 。最好别超过20分钟,时间过长容易使皮肤皱缩、干燥,老年人尤其需要注意 。
3、最佳的沐浴时间一般在下午3点到晚上9点之间,更有利于肌肤的放松和调整 。
4、使用磨砂沐浴产品可以帮助去除皮肤上的死皮,不过力气不要太大,此类产品也不宜每日使用,每周2~3次足矣 。
5、沐浴后的保养也是非常重要的,沐浴乳可以帮助锁定身体的水分,令肌肤更加有光彩 。
你会洗澡吗?洗澡顺序也有养生诀窍
这几年,中国老百姓都特别关注养生 。很多中医专家在大家传授养生经验的时候,几乎都会说到:其实,真正的养生都在生活的小细节中 。行住坐卧,吃喝拉撒,一言一行都可能会影响到人的健康 。健康的身心,都是从小事做起,日积月累而来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