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官场潜规则 曾国藩是如何收礼和送礼的

曾国藩是一个标准的传统官僚 , 他科举出身 , 从翰林院编修起家 , 做到了副部级的礼部侍郎 。在那之后 , 他创建湘军 , 带兵打仗 , 最后一路做到大学士、两江总督、直隶总督 , 可以说出将入相 , 位极人臣 。我们可以通过曾国藩这个具体典型 , 观察一下清代地方官员的经济生活状态 , 观察一下清代官场的潜规则是具体如何运转 。
两江总督收入丰厚 , 曾国藩一家却生活简朴
咸丰十年(1860)四月 , 曾国藩出任两江总督 。两江包括今天的江苏、江西、安徽 , 总督主掌军政民政 , 统辖三个省的一切文武官员 。而就太平天国时期的形势而言 , 两江总督的重要性可谓天下第一 。如此重要的人物 , 年收入是多少呢?
如果说基础工资 , 或者叫法定工资 , 说来令人难以置信 。大清帝国的总督 , 年收入只有一百五十五两白银 。如果大致以一两白银兑换二百元人民币计算 , 大约为人民币30100元 , 合成月薪约为2583元 。而按现行的《国家公务员级别和工资标准》 , 省级公务员职务工资标准为2510元 。古今薪酬制度之一脉相承居然如此巧合 。
当然 , 和今天的工资制度一样 , 这一百五十五两只是工资条上的基本工资 。从雍正时期起 , 皇帝又特批给督抚们一笔数额不菲的补贴 , 叫“养廉银” 。乾隆十二年(1747) , 朝廷定两江总督养廉银为一万八千两  , 在全国总督中处于较高水平 。
然而事实上 , 对于帝国内绝大多数督抚来说 , “养廉银”在全部收入中仍然不是最重要的部分 。中国官员更大宗的收入是“规费” , 换成今天的话来说 , 就是灰色收入 。按照西方标准 , 这种规费收入当然属于腐败 , 但是“中华帝国的朝廷和百姓都不认为收取规费有什么不妥或者是腐败 , 只要此种行为保持在习惯性的限度以内就行” 。而这个习惯性的限度 , 据张仲礼的研究结果 , 督抚级的官员平均是十八万两 。如果真的如此 , 我们差不多可以说曾国藩是大清帝国的顶级富人之一了 。
【清代官场潜规则 曾国藩是如何收礼和送礼的】然而 , 顶级富人曾国藩却活得像穷人一样 。
总督时期 , 曾国藩的衣着不修边幅 。赵烈文说他第一次见到曾国藩时 , 曾国藩“所衣不过练帛 , 冠靴敝旧” 。这一记载得到了外国人的印证 。同治二年(1863) , 戈登在安庆与曾国藩会面 , 这些外国人惊讶地发现“曾国藩……穿着陈旧 , 衣服打皱 , 上面还有斑斑的油渍……”
不光自己的生活非常简单 , 他对家人的要求也非常严苛 。他家里只有两个女仆 , 一个是老太太 , 一个是小姑娘 , 帮不上什么忙 。那么总督府中的日子怎么过活呢?曾国藩要求曾家的女人们 , 每天都要进行体力劳动 。从洗衣做饭腌制小菜 , 到纺线绣花缝衣做鞋 , 都要亲力亲为 。同治七年(1868) , 曾国藩剿捻回任再督两江后 , 为家中女人们制了个工作日程表:“早饭后 , 做小菜点心酒酱之类 , 食事 。巳午刻(早9点到中午1点) , 纺花或绩麻 , 衣事 。中饭后 , 做针黹刺绣之类 , 细工 。酉刻(傍晚5-7点) , 做男鞋女鞋或缝衣 , 粗工 。”从早到晚 , 基本上不得休息 。如此辛苦的总督府家眷 , 恐怕大清天下找不到第二家了 。
曾国藩如何收礼和送礼
成为地方大吏 , 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是如何处理礼品 。一旦升官 , 任何一位前来谒见的下属 , 都不会空手而来 。身在官场 , 从始至终片礼不沾是不可能的 。如此“不近人情” , 不符合曾国藩“和光同尘”的作风 , 也不利于他在某些情况下与下属建立基本的情感联系 。所以在实在拒绝不了的情况下 , 他会从下属送来的礼物中挑一两样价值最轻的 。
咸丰十一年(1861)十月初九 , 湘军名将鲍超亲赴安庆 , 一为商量军务 , 二为给曾国藩贺寿 。鲍超的军队向以能战、能抢闻名 , 因此他既是一个粗人 , 也是一个富人 。其他部下不敢给曾国藩送礼 , 鲍超却不管这一套 , 他一共带来十六包礼物 , 其中许多珍贵的珠宝古玩之类 。曾国藩览之而笑 , 从中挑了一件收下 , 其他都送还鲍超 。收了一件什么呢?一顶小帽 。曾国藩在日记中这样记载:“鲍春霆来 , 带礼物十六包 , 以余生日也 。多珍贵之件 , 将受小帽一顶 , 余则全璧耳 。”鲍超对此也无可奈何 , 只好又带了十六包东西回去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