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宫禁混乱 道士钻空子混到宫中与宫女通奸
故宫又名紫禁城 , 在明清两代是皇帝的居所和国家政治中心 , 禁卫森严 , 但五百多年里还是发生了不少刺杀案、盗窃案、火灾案、宫禁案 , 寻常百姓甚至也能混入宫廷 。清亡后 , 故宫成为一座文物宝库 , 当时废帝溥仪仍在宫中 , 导致大量珍贵文物被太监、宫女、官员盗出 , 他们还纵火焚烧宫殿 , 以掩盖其盗窃文物的罪行 。溥仪在出宫前也把上千件文物带到东北 , 导致文物大量流失 。1925年故宫博物院成立后 , 一代知识分子为保护文物竭尽心力 , 在抗战烽火中千里运宝 , 多次辗转 , 竟使南迁文物毫发无伤 。新中国成立后 , 故宫文物不断回流 , 馆内也不断加强安保工作 , 虽然发生过5次盗窃案 , 但犯罪分子都落入法网……
在故宫博物院成立80周年之际 , 本刊特邀金运昌(故宫博物院古书画部副主任、副研究员)、向斯(故宫博物院图书馆副馆长、副研究员)、凌冰(清史传记作家)等专家学者担任顾问 , 并撰写部分稿件 , 以故宫五百多年来发生的惊心动魄、扣人心弦、曲折离奇的案件为线索 , 围绕故宫的古代禁卫、现代安保和文物保护等内容 , 进行系列连载报道 , 以飨读者 。
一、从“石别拉”说起
如果你到故宫游览 , 仔细观察各宫门内外石台阶上的栏杆 , 就会发现柱顶上有一个花球 , 而临近门洞外的几个 , 顶端还遍布打穿的小孔 , 这种东西叫“石别拉” , 是古代的警报器 。每当遇到外敌入侵或是火灾 , 守兵便用口吹石球上的小孔 , 石球就发出浑厚嘹亮的“呜呜”警报声 , 传遍整个紫禁城 。在清代 , 只有亲军或护军的旗人 , 以及内廷的侍卫太监 , 知道这种警报器的吹法 。
“石别拉”只是紫禁城禁卫系统的一个小装置 , 紫禁城的城墙 , 是用山东临清产的专用城砖砌成 , 高10米 , 厚近8米 , 城墙顶部外侧有垛口 , 城墙上还备放着各种兵器 。数千米长的城墙 , 仅有南面的午门、北面的神武门、东面的东华门和西面的西华门可与外界相通 , 且4门均以方形巨石做门框 , 安朱漆金钉铺首的石塌大门两扇 。4门除陈放着囊箭、弓矢、长枪和梅针箭等常规兵器外 , 还设有“火器” , 把守非常严密 。在紫禁城外围设有值房 , 有护军日夜巡逻警戒 。在值房外侧与城墙相隔16米的 , 是环绕禁城四周 , 深4米、宽52米的护城河 , 一道与外界隔绝的“鸿沟” 。
在清代 , 禁卫紫禁城的军队是禁旅八旗 , 分为郎卫和兵卫 。郎卫是皇帝的近身警卫 , 共2000人 。兵卫是皇帝的卫戍部队 , 约一万五千多人 。在景运门还设值班大臣等3人 , 总领宫廷门禁事务 。所有禁卫机构都对皇帝一人负责 , 不隶属于其他任何组织和个人 。
紫禁城是皇帝所居之处 , 除了太监、宫女和王公大臣以外 , 其他的人一般是不能进紫禁城的 。而且王公大臣也只限于乾清门之前的范围 , 至于后宫是不能进的 。不过有六种人是可以进入紫禁城的 , 男的有三种 , 女的有三种 。
男的 , 一种是“煤夫” , 为皇宫送煤 , 可进东华门 , 但也只能在限定的范围内出入 。再一种是人造花的著名花匠 , 为皇宫送花 , 可进紫禁城 。另外有一种人 , 是大雪之后为皇宫扫雪的军人 , 可进紫禁城 。
女的 , 就是“三婆” , 明代的三婆指奶婆、医婆、稳婆 。奶婆即用奶喂皇子、皇女的人 。皇子用生女孩的妇女喂养 , 皇女用生男孩的妇女喂养 。医婆 , 即精通医药、善于诊断的女医生 , 年龄最小者只有十五六岁 。稳婆即接生婆 。这三种妇女可直接进入紫禁城 , 医婆、稳婆 , 完事之后都得立刻离开紫禁城 , 只有奶婆 , 只要留用 , 终生都出不去了 。
二、道士和尚私闯宫禁
紫禁城坚如磐石而又防守严密 , 宫禁制度面面俱到又处罚严厉 , 按理说就不该有什么破禁之事发生 。但是事情总是比想象的复杂 , 紫禁城破禁之事屡禁不绝 , 宫廷违例情形时有发生 , 而不少私闯宫禁事件的主角是道士和僧侣 。
推荐阅读
- 明代画家吴伟 一介乞丐竟然也能成为“画状元”
- 猪八戒白胖形象错了 专家:明代中国没白猪
- 中国明代社会风气很开放 笑贫不笑娼
- 明代妇女自杀成风 明朝明代妇女自杀的原因
- 明朝服饰 明代皇后霞帔
- 南北朝货币分类 南北朝中国货币史上大混乱时代
- 明代皇室媚药秘闻 明世宗服药后弄死宫人
- 明代的科举考试到底是如何评定试卷的?
- 明代的疯狂贪污 皇宫修扇窗户要5000两白银
- 后宫的混乱房事 一女竟然可以这样嫁多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