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倭英雄戚继光讨好上司张居正 送美女给其享用( 四 )
但张居正批准戚继光把在浙江时所练的士兵二万人调到蓟州,这一举措在兵无常帅、帅无常兵的明朝仍是罕见的,它在某种程度上暗示:戚继光训练出来的这支部队,隐隐已有成为他个人力量的势头 。事实上,不论在当时还是在后代,这支军队都被众口一词地称作戚家军,人们忘记了它其实是明政府的正规部队 。
张居正的信任和支持都是空前的,他为了赋予戚继光统筹北部边关的全局,创立了一个叫总理蓟州军务的官衔,以示和其他地区的总兵相区别 。这一官位在明朝历史上是没有的,在视先人成例为宪法的时代,这种做法遭到了铺天盖地的批评,张居正只得无奈作罢 。
但是,张居正身为首辅和太师,对他宠爱有加的戚继光建功立业始终是一棵荫庇的大树 。他找出了另一个办法,那就是把蓟州境内的其他高级将领调往别镇,以免他们可能成为戚继光的绊脚石 。同时,张居正的另一位心腹谭纶又非常及时地向皇上提出:蓟州等边地的文官不得干预军事,并且主张戚继光在三年的练兵期内可以不受言官的批评 。这两项提议,立即遭到了文官们气势汹汹的纠弹,这时,张居正的巨大能量显示出来:皇帝下旨恩准了谭纶的建议 。
此后,凡是那些有意和戚继光为难的文官,都被张居正不动声色地迁调他处 。
1578年,张居正回故乡江陵守父丧 。他好像怕这短期的离任会引起戚继光的不安,特地写信给戚,告诉他接任蓟辽总督,也就是戚继光的顶头上司梁梦龙 。他说:“孤之此行,甚非获已 。到家事完,即星夜赴阙矣 。蓟事已托之鸣泉公,渠乃孤之门生,最厚,谅不相负 。”张居正居丧期间,戚继光每遇疑难之事,总是令传骑飞马直报江陵张居正府中 。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这将成为日后他们的反对者痛击他们的证据 。
戚继光自然没有让张居正失望,他出任蓟州总兵三年,蒙古俺答汗便和明政府盟约,从此不再入侵中原,双方开设边贸互市 。战事平静下来后,戚继光向朝廷提出在明初所建的长城上增设堡垒,以增强战时的防守能力 。这一提议遭到了北方官兵们的强烈反对,但由于张居正的全力支持,这一浩大的工程依然如戚继光所愿完成了 。
戚继光在蓟州重镇任总兵达十六年之久,是他前任十人任期的总和 。在这一职务上,他的两位前任“坐失律诛”,而他却“在镇十六年,边备修饬,蓟门宴然 。继之者,踵其成法,数十年得无事” 。
戚继光的成功,在他所处的时代无疑是个异数 。这一切,除了他个人的才能外,更重要的是得到了张居正一以贯之的重要支持 。可以说,没有张居正也就没有戚继光 。
但是,到底是什么使张居正和戚继光的关系如此密切,如此非同寻常呢?个人志趣的相投似乎不是主要原因 。从历史的蛛丝马迹中,我们大抵可以看出如下一些耐人寻味的细节:据说张居正在不到五十七的壮年而逝,和纵欲过度有关 。兵部尚书谭纶曾把房中术献给张居正,而戚继光,这位前线叱咤风云的统帅,则不惜重金购买了数个被称为“千金姬”的美女作为礼品送给首辅大人 。此外,据一些笔记所载,戚继光在与倭寇作战中,更是多次将斩获的珠宝及春药等物秘献与张居正 。
这些细节虽然令我们为一代英雄居然有如此作为而感到气丧,但它向我们表明了一个英雄的真实人格,更说明在那样一个时代里,即使是英雄也需要趋附于铁腕人物才有成为英雄的可能 。而从某种意义上,我们更可以说,英雄的伟业竟然是靠美女和春药来维持的 。假设没有那倾国倾城的千金姬,没有那久而不泄的房中术,也没有那如火焚身的春药,我们不知道张居正对戚继光是否还会如此信任和支持?如果没有张居正的支持,戚继光在一个文官至上的年代里,根本无法建立一个军人的荣誉和功业 。
贫病中死去的孤独英雄
张居正死后,正如“树倒猢狲散”的古语所揭示的那样,戚继光立即从壮年的辉煌落入晚年的凄凉 。1582年六月,张居正去世,旋即,弹劾张居正者纷纷而起 。次年,其实也就是张居正去世半年后,张居正的学生万历下旨追夺张居正的官爵;1584年,更下旨籍没张居正家 。江陵守令先登录张家人口,将张居正的家门封锁达半年之久,以至张家饿死十余人 。
张居正在位时,依附者大多得到了好处,比如戚继光更是其中的既得利益者 。但这种政治的依附也有危险和风险,好比散户在股市相股,你搞不清楚这一股到底会给你带来多大的赢利或多大的亏损 。张居正死后,有大臣“好心”地提醒万历:戚继光是伏在宫门外的一头猛兽,这头猛兽只听张居正的调遣,别人是无法节制的 。张居正和戚继光虽然没有谋反的事实,但他们有谋反的能力 。
推荐阅读
- 中国古代哪位女人休掉身了为民族英雄的丈夫?
- 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真的怕老婆吗?有何隐情
- 从一代名将戚继光惧内看明朝女性的解放
- 文天祥的英雄事迹 留取丹心照汗青
- 古希腊雕像为什么都是裸体 是代表英雄?
- 水浒中三起好汉虐杀美女事件 杀女人为突出英雄
- 戚继光之妻王氏 “休”掉民族英雄的极品女人
- 刘步蟾“恶名”从何而来?投降派还是爱国英雄
- 明朝大海盗汪直其实是个抗倭大英雄
- 水浒英雄武松为何葬身在西湖边?武松的墓在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