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缤纷多彩鹦哥岭

物种|缤纷多彩鹦哥岭
文章插图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俄贤岭风光。 苏晓杰摄
物种|缤纷多彩鹦哥岭
文章插图
海南长臂猿。 陈 庆摄
物种|缤纷多彩鹦哥岭
文章插图
花姬蛙。 米红旭摄
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交响乐中,鹦哥岭是一首音画交响诗,是全曲的抒情高潮。
鹦哥岭气质粗犷彪悍,与它高大的山体和特别的位置有关。山形酷似鹦哥嘴的鹦哥岭,是海南第二高峰、海南陆地的中枢,是海南岛重要的水源保护地,也是海南最年轻、陆地面积最大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最美原生态
原生态的鹦哥岭美极了,我第一次见到这么美的树林:有的树上开满鲜花,有的树上挂满兰草,有的树上长满灵芝,有的树上布满苔藓;野牡丹花身段低些,在阳光下楚楚动人。
踩着厚厚的雨林苔藓,每一脚都像踩在松软的地毯上,我们攀爬到半山腰,这儿有琼崖纵队司令部旧址,是海南第一个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的公园。上世纪40年代,被誉为“琼崖人民的一面旗帜”的冯白驹和黎族人民起义领袖王国兴会师后,在此建立了革命根据地,成为鹦哥岭的红色地标。
往更远处走,往更高处行。山路两旁是遮天蔽日的五针松,间杂着鹦哥岭特有的高山杜鹃花,山崖下是欢欣跳荡的溪涧,溪畔是赏心悦目的梯田……车子转过无数的弯道后,把我们带上了鹦哥岭腹地中的高峰村——海南岛海拔最高的黎族村落,南渡江(其中一源)就发源于此。崎岖的山路、茂密的森林、美丽的河流和纯朴的村民,共同将高峰村构建成一方世外桃源。
鹦哥岭孕育了无数河流湖泊,密如蛛网的河流,星罗棋布的湖泊,塑造出丰富的地形地貌,影响着全岛的气候,主宰着海南岛的水系形态,为动植物提供不竭的水资源。为了对热带雨林实施整体保护,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核心区域内的村庄都要整体迁移,地处生态保护最核心区域的高峰村,已于前几年启动了生态搬迁。世间再无高峰村,取而代之的是海南第一个生态移民搬迁村:银坡村。
鸟儿的天堂
鹦哥岭为多样生物栖息繁衍创造了条件,成为中国重要的生物物种天然基因库,这里的国家级保护动植物、世界性“濒危”“易危”物种极多,新记录的动植物数目遥遥领先,其中的伯乐树只能在鹦哥岭上觅得仙踪。在鹦哥岭采集到的塔丽灰蝶新亚种,命名为“塔丽灰蝶海南亚种”,此发现也是一个中国新纪录属。鹦哥岭昆虫种类极多,珍稀昆虫不计其数,极为珍稀的水生昆虫中华鲎蜉和海南巨黾就选择在此地“刷存在感”。蛇蛉是生态环境指示性物种,只能生活在原生林中,它的发现无可辩驳地证实着鹦哥岭的良好生态。
鹦哥岭鸟类繁多,数量庞大,观测记录到的鸟类超过海南森林鸟类总数的90%,被视为“海南林鸟多样性”代表地。鸟儿在这儿生活乐无边,不用忍受寒冷、不愁食物匮乏,也不必长途迁徙当候鸟,它们幸福得四季放歌,唱出大自然中最动听的声音。在鹦哥岭,随处可见小鸟跃上枝头,翻飞间露出色彩斑斓的翅膀,这是它们最鲜亮的求偶信号。
观赏鸟儿真是一种享受,一位观鸟爱好者曾在文章里写道,他在鹦哥岭看到的鸟儿有黑枕王鹟、印支绿鹊、银胸丝冠鸟、红头咬鹃、褐胸噪鹛、栗颊噪鹛等,还有海南特有种海南画眉、海南柳莺、海南孔雀雉,以及极为罕见的“全球性易危”物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海南山鹧鸪、海南虎斑鸠。鹦哥岭是观鸟拍鸟的经典景点,每年春季是鹦哥岭的最佳观鸟时节,海内外游客、摄友、鸟类发烧友也会如期而至,不少震撼级“大片”随之问世。
动物的乐园
“植物天堂、动物乐园”鹦哥岭,还栖息着许多不同寻常的野生动物。
长着大翅膀拖着长尾巴的海南鼹鼠,是一种会飞翔的树栖动物,属于野生动物海南特有种,是鹦哥岭最具标志性的动物之一。它具有超灵敏的嗅觉,白天躲在树洞里,轻易不露尊容,夜里才出来探头探脑,确认没有危险后开始活动。即使遇到异常情况,它也非常镇定,迅速钻入地下,身体依然灵巧。
五颜六色的毒蜘蛛暗藏杀机,阿霞曾教我如何躲着它们走。圆鼻巨蜥凶猛好斗,阿刚曾说它其实欺软怕硬。大蜈蚣是灌木丛中的暗杀高手,我知道公鸡、蝎子和蚂蚁是它的死敌。最让我害怕的是蛇,盘在树上的一条横纹翠青蛇,把我吓得魂不附体落荒而逃,当地小伙伴见状哈哈大笑,他们早已习以为常。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