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书奇谈,每个人都有驾驭天书的能力


天书奇谈,每个人都有驾驭天书的能力


文章图片


天书奇谈,每个人都有驾驭天书的能力


文章图片


天书奇谈,每个人都有驾驭天书的能力


【天书奇谈,每个人都有驾驭天书的能力】人类通过书籍来了解自身文明的历史 , 而对于大地来说 , 它的历史记录在一本无字的天书上——岩石和岩石中的化石 。 沉默的岩石诉说着千言万语 , 每一块化石都包含着远古岁月的故事 。

在我国山东 , 有一个地方以生产精美的化石驰名世界 , 它就是山东中部的临朐县 。 临朐县城往东可以看见一座座不高的丘陵 , 绵延起伏 , 每座山都有自己独特的名字 , 在山与山之间散落着一个一个宁静的小村庄 。 很早以前 , 当地老乡们在田间地头就经常看到一些特别的石头 , 石头里边有逼真的树叶 , 花朵 , 还有羽毛和牙齿 , 也许是因为司空见惯的缘故 , 从来没有人稀罕他们 。 1935年 , 我国著名的古生物学家杨钟建教授来到这里 , 穿过一个名叫山望的小村子 , 在面前的盆地里找到了一块古生物化石 , 由此之后的几十年 , 这里已经成为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的一块宝地 。
这里化石种类之多 , 保存之完好 , 可谓是大自然的奇迹 。 盆地三面环山 , 面积只有一平方千米 , 而化石主要出产在盆地中的硅藻土页岩里 , 20几米高的岩层远远望去 , 黑白相间 , 笔直水平 。 仔细观察 , 大层之中又有更细的小层 , 每一层只有纸一样薄 , 经过风化之后 , 岩石的边缘层层翘起 , 正好像一张一张翻起来的书页 , 所以当地人形象的把它称为万卷书 。
其实何止万卷呢?这些岩层宛如一部地球历史的巨著 , 记录了距今1700万年到2200万年前的风风雨雨 , 翻开每一页都会带给人惊喜 。 岩层里保存有十几个门类 , 几百种动植物的化石 , 正像一个个精灵为今天的人们娓娓叙述着千万年前的故事 。 化石保存的完好程度世界罕见 , 树叶上的叶脉就像刚刚落下般清晰可辨;鱼儿的鳞片还可以一片一片地数清楚;水草仿佛正在水中摇动;知了的翅膀仿佛还在颤动;就连极难形成化石的蚊子、蝌蚪都保持了原态 , 甚至还保存了绚丽的色彩和闪耀的光泽 , 如同实体标本一般 。 如果一只真正的蜘蛛趴在那一边不动 , 你几乎很难把蜘蛛化石和它区分开来 , 这些栩栩如生的化石让人不禁怀疑起自己的眼睛 , 同时也感慨大自然造物的神奇 。 感慨之余也让我有了更多的疑问 , 为什么这个地方有如此丰富的化石呢?为什么他们保存得如此完整与精美呢?因为硅藻土页岩的特性相当脆弱 , 一掰就断 , 它仅仅在太阳底下暴晒半天 , 就会断裂成小块 , 其中的化石也必然会随之损坏 , 更别提经历千万年的风雨侵袭了 。 那么 , 是什么原因让硅藻盐层中的化石完好地存留至今而没有在漫长的岁月里被风化侵蚀呢?

千万年前 , 这里曾经是生态的乐园 , 为了在千万年后的今天揭开这个疑问 , 众多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翻山越岭 , 寻找证据 , 探求着盆地的秘密 。 研究表明 , 盆地周边是一种随处可见的黑色沉重岩石——玄武岩 , 这是火山喷发岩浆冷却后形成的特有产物 , 深入研究后证实 , 这里曾经是火山的多发地带 , 可以想象 , 千万年前我们所处的地方 , 爆炸声惊澈天地 , 大火熊熊燃烧 , 炙热的岩浆如喷泉般喷洒而出流向四周 , 形成一个个玄武岩台地 。 炙热的岩浆虽然摧毁了一切 , 但是在数十年、数百年过去之后 , 坚硬的岩石崩解 , 碎裂 , 最终变成肥沃的土壤孕育了新的生命 。 但是生命的繁衍离不开水的滋润 , 研究表明 , 由于长期的火山活动和深部岩浆的热力作用 , 这里的气候趋向于温暖潮湿 , 雨量充沛 。 良好的气候条件孕育的生命植物首先迅速地生长起来 , 从沼泽到森林 , 各类鸟兽虫鱼纷纷栖息于此 , 共同构成了一个欣欣向荣的乐园 。 在当时 , 盆地曾是一个古湖泊的湖盆 , 那么当时的生物是不是在火山爆发时大规模死亡 , 又正好被掩埋在湖中 , 经历了千万年之后变为化石被现在的人们发现呢?这似乎是个顺理成章的推论 , 但是专家们经过仔细推敲后发现事实并没有那么简单 , 火山爆发必然会引起森林大火 , 植物会被烧焦 , 根本不可能完整的保存下来 , 我们今天也就无法看到前面提到的那片千万年前的鲜活树叶了 , 于是专家判断化石中相当多的生物是自然死的 。 但是还有疑问存在 , 这里发现的大型哺乳动物死亡的时候还都正值壮年 , 显然他们不是自然死亡的 , 那么发生了什么事情 , 让这些动物突然死亡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