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期待更多高校教师“桃李满网络”

近年来 ,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终端的普及度越来越高 , 高校教师纷纷在视频社区、短视频平台开课 , 统计显示 , 截至2021年9月 , 已有超过300位学者入驻B站 , 覆盖近百个学科专业 。 随着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选择在年轻人喜爱的视频平台上开课 , “在视频网站上大学”这句网友曾经的调侃 , 正在逐渐走向现实 。
网络空间的开放性和包容性等特点 , 对高校教师群体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 在信息化浪潮之下 , 有很多高校教师积极转型 , 充分利用网络技术空间 , 变身“明星主播” , 加速打破传统学习模式时空限制 。 随着学习型社会的正式到来 , 随时随地无阻隔学习的便利性特点正在逐渐消解技术隔阂给高校教师带来的困惑 。 直播、录播+直播等为包括高校教师在内的专业人士在网络空间开播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技术储备 。
在自媒体时代 , 人人皆可成为博主 , 发出自己的声音 。 但片面的、情绪化的信息也会在互联网上被不断放大 , 容易对“触网”的年轻人甚至低龄学段的学生造成误导 。 越是在众声喧哗的时代 , 越需要学者发出理性的声音 , 用专业知识破除迷障 。 我们乐见更多高校教师和科研机构在视频社区、短视频平台开课 , 传播真正有价值的知识 , 积极、正面利用移动互联网的媒介迭代效应 , 提升全社会的认知水平 。 从培育人才的角度而言 , 包括高校教师在内的专业人士在网络上开播 , 其实也是在与消遣娱乐争夺青少年 , 是在服务于广大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
对于那些富有学术热情和高尚学术追求的教授“主播”而言 , 短视频平台已经成为他们传播知识的第二课堂和传播学术真理的舞台 。 他们凭借着渊博的专业学识、风趣幽默诙谐轻松的授课方式、深入浅出喜闻乐见的授课内容 , 解读社会热点 , 普及科学常识 , 传播正能量 , 吸引了众多铁粉 。 网络视频平台直播授课对于扩大学者的学术影响 , 甚至扩大和提升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都很有帮助 。 从全面构建学习型社会角度而言 , 优秀的专业教育工作者在直播平台等社交媒体上走红值得鼓励和称赞 , 社会公众对专业知识和学术有更迫切的渴望 , 作为专业学者也有义务去满足社会公众的这些学习需求 , 这正是高校积极服务社会的基本功能和职责所在 。
“桃李满网络”也意味着更高的要求 。 如何把学术性强的知识讲得雅俗共赏是一种挑战 。 笔者认为 , 学者走上网络开播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话语体系风格的转变 , 古板刻板的语调、陈旧深奥的内容 , 不仅在线上 , 在线下也很难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 。 因此 , 如何处理好学术化、专业化、严谨化的知识体系与世俗化、科普化、轻食化的受众需求之间的有机统一并不容易 。 既要学会讲故事和话语风格的转换 , 还要保持学理性又强调其可欣赏性 , 更需要包括录播、视频剪辑等专业技术团队的有力支撑 , 的确需要费一番功夫去研究琢磨和用心实践 。
【技术|期待更多高校教师“桃李满网络”】(作者系吉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
《中国教育报》2022年02月25日第2版
作者:张雷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