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以前有很多朋友问到作者这样一个话题:“航空航天领域的发展 , 真正的意义和价值在哪里”?作者认为该领域具备三方面价值 , 第一:追赶一流前沿科技 , 让国家研发能力身处工业时代前列 。 第二:通过衍生技术扩大对工业技术的应用范围(比如:发动机、电控系统、雷达追踪等等) 。 第三:激发国人以及国内企业的斗志 , 向更高的阶层迈进 。
【2022年,我国将在航空航天领域完成里程碑时刻,美国急不急?】当然 , 除了上述三点以外 , 还有很多存在的意义 , 比如航空航天作为目前最顶尖的科研技术 , 如果在该领域发展迅猛 , 间接坐实了科技大国的称号 。 而且随着影响力的提升 , 很多国家也会相拥而至 , 毕竟谁都想跟上一流的步伐 。 就拿我国空间站来说 , 建造的节点恰到好处 , 虽然美国一再延迟国际空间站的退休时间 , 但最多也只能维持到2030年左右 。
据报道 , 我国航天工程设计师、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设计师张柏楠在前段时间表示:“2022年我国载人航天空间站工程将完成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神舟载人飞船和天舟货运飞船等6次重大任务 , 全面建成空间站 , 将面积扩大到110多立方米” 。 从专家的介绍中可以看出 , 我国空间站和国际空间站有很大区别 , 国际空间站是一个巨大的单舱 , 不具备扩展能力 , 从实用性上来说 , 限制了各国航天员的“私密工作性” , 同时也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 逃生能力比较差 。
而我国空间站 , 具备了体量的优势以及多用途的优势 。 举个例子 , 比如德国航天员将在近期前往中国空间站执行任务 , 那么我国空间站便可以让货运飞船先行离开 , 接待外国来宾 。 抛去问天、梦天实验舱以及天和核心舱 , 我国空间站至少能接待三艘航天飞船的莅临 。 而且就面积而言 , 同时容纳6-10位航天员没有丝毫的问题 。 如果像国际空间站那样“挤着睡” , 还能容纳更多人 。
从去年开始大家就关注到一个有意思的画面 , 那就是我国空间站里的标注基本都是中文 , 所以德、法等国的宇航员已经开始学习中文 , 以便日后能快速融合到中国空间站之中 。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 , 建造属于自己的空间站 , 不仅有科技等领域的好处 , 甚至连本国的文化也会得到扩散 。 美国面对此尴尬的场景 , 是不是略显尴尬呢?不知道大家对此有何看法呢?
(文/轩仔)
推荐阅读
- 美国是如何一步步沦为“大妓院”的?看完这部记录片你就懂了
- 中国空间站今年建设完成,普通人能进入参观吗?杨利伟给出答案
- 飞行了15年,重达130多吨的和平号空间站最终在南太平洋轰然坠落
- 美宇航员无法返航?害怕俄方“威胁式”警告,羡慕我方有神舟十三
- 美国才是幕后黑手!俄军发现乌方生化实验室,曾研制鼠疫炭疽病毒
- 1991年,一名宇航员被遗忘在太空311天,返回地球发现:祖国没了
- 准备建造月球基地!木星、小行星探测正在筹划,我国航天新目标
- 国际权威期刊证实:上世纪的这种物质降低了一半美国人的智商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