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我国将在航空航天领域完成里程碑时刻,美国急不急?


2022年,我国将在航空航天领域完成里程碑时刻,美国急不急?


文章图片


2022年,我国将在航空航天领域完成里程碑时刻,美国急不急?


文章图片


以前有很多朋友问到作者这样一个话题:“航空航天领域的发展 , 真正的意义和价值在哪里”?作者认为该领域具备三方面价值 , 第一:追赶一流前沿科技 , 让国家研发能力身处工业时代前列 。 第二:通过衍生技术扩大对工业技术的应用范围(比如:发动机、电控系统、雷达追踪等等) 。 第三:激发国人以及国内企业的斗志 , 向更高的阶层迈进 。

【2022年,我国将在航空航天领域完成里程碑时刻,美国急不急?】当然 , 除了上述三点以外 , 还有很多存在的意义 , 比如航空航天作为目前最顶尖的科研技术 , 如果在该领域发展迅猛 , 间接坐实了科技大国的称号 。 而且随着影响力的提升 , 很多国家也会相拥而至 , 毕竟谁都想跟上一流的步伐 。 就拿我国空间站来说 , 建造的节点恰到好处 , 虽然美国一再延迟国际空间站的退休时间 , 但最多也只能维持到2030年左右 。

据报道 , 我国航天工程设计师、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设计师张柏楠在前段时间表示:“2022年我国载人航天空间站工程将完成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神舟载人飞船和天舟货运飞船等6次重大任务 , 全面建成空间站 , 将面积扩大到110多立方米” 。 从专家的介绍中可以看出 , 我国空间站和国际空间站有很大区别 , 国际空间站是一个巨大的单舱 , 不具备扩展能力 , 从实用性上来说 , 限制了各国航天员的“私密工作性” , 同时也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 逃生能力比较差 。

而我国空间站 , 具备了体量的优势以及多用途的优势 。 举个例子 , 比如德国航天员将在近期前往中国空间站执行任务 , 那么我国空间站便可以让货运飞船先行离开 , 接待外国来宾 。 抛去问天、梦天实验舱以及天和核心舱 , 我国空间站至少能接待三艘航天飞船的莅临 。 而且就面积而言 , 同时容纳6-10位航天员没有丝毫的问题 。 如果像国际空间站那样“挤着睡” , 还能容纳更多人 。

从去年开始大家就关注到一个有意思的画面 , 那就是我国空间站里的标注基本都是中文 , 所以德、法等国的宇航员已经开始学习中文 , 以便日后能快速融合到中国空间站之中 。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 , 建造属于自己的空间站 , 不仅有科技等领域的好处 , 甚至连本国的文化也会得到扩散 。 美国面对此尴尬的场景 , 是不是略显尴尬呢?不知道大家对此有何看法呢?
(文/轩仔)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