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麻雀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常见 , 大家对它最熟悉的恐怕是一句歌词“窗外的麻雀 , 在电线杆上多嘴” 。 歌曲充分唱出了麻雀的叽叽喳喳 , 也体现了它在人们心中的印象 , 像个多嘴的小孩 。 自然界中的鸟类分为六种 , 分别是经常鸣叫的鸣禽、涉水的涉禽、游泳的游禽、树栖的攀禽、食肉的猛禽和不会飞的地禽 , 相信大家都看出来了 , 多嘴的麻雀属于鸣禽 。
麻雀在古代文化历史上的地位不咸不淡 , 因为特别常见没有什么特点 , 它既不像鸳鸯代表爱情 , 又不像丹顶鹤那样仙风道骨遗世独立 , 更没有鹰隼的利爪象征勇猛无敌 , 它更像是英雄故事里没名没姓的背景板 。 但很少有人知道我国随处可见的麻雀或多或少都带有外国基因 , 可以说都是进口的 。
麻雀麻雀虽小 , 来头可不小 , 首先它所在的鸟纲是整个地球上最繁盛的脊椎动物类群之一 , 仅次于鱼类 , 21世纪存在的鸟类就有上万种 , 数量是哺乳动物的两倍多 。 而且经过生物学家们的研究 , 鸟类是由恐龙的一支进化而来 , 所以小小的麻雀 , 祖上是地球的霸主 。 麻雀属于雀形目麻雀属 , 下面有27个物种 。 麻雀在食物链中处于中低下层 , 虽然它也吃一些昆虫 , 但更多的是它被别的动物吃 。 它既是蛇、猫、猛禽的食物 , 也是虫类的天敌 。
正是因为不高的食物链等级 , 麻雀拥有极强的繁殖能力和不挑食的好习惯 。 麻雀通常喜欢聚集在一起增加生存几率 , 繁殖期间会占用一切能占用的巢穴 , 甚至一些麻雀是建筑界的大师 , 能够利用一切身边能用的材料 。 它们中的一些种类因为长期与人类生活在同一片区域 , 学会了直接去拿人类的东西筑巢 , 比如薅羊毛、去鸡鸭的窝里捡羽毛等 。 正是这样的超强适应力 , 麻雀得以扩散至全球 , 代表恐龙继续家族的荣光 。
麻雀是典型的留鸟 , 不会迁徙 , 通常就在一片区域生活 , 不出意外它能活5到10年 。 这是因为麻雀体型娇小 , 没有发达的胸肌与储存的脂肪 , 没办法长距离飞行 。 而且麻雀翼展很短 , 这就注定它无法利用上升气流 , 得完全靠扇动翅膀 。 因此麻雀飞行时新陈代谢极高心跳很快 , 耗能巨大 , 不适合长时间飞行 , 留在某个地方生活成为了麻雀的选择 。
按理说世界各地的麻雀都处于相互隔绝的状态 , 因此会出现基因隔离才对 , 但麻雀偏偏不是 , 它们的物种之间可以自由交配 。 麻雀可能怎么都想不到 , 这会在日后挽救整个麻雀家族 。
入选四害麻雀没有牙齿 , 嘴也很小 , 但不妨碍它们胃口倍儿棒吃嘛嘛香 , 只要是能吃的、吃得下的 , 它们都不会拒绝 。 这对于野外环境中的麻雀来说是求生手段 , 可对于生活在人类聚集区的麻雀来说 , 它们变成了祸害 。
【随处可见的麻雀,居然都是进口的,我国本地麻雀去哪了?】动物都是机会主义者 , 能够容易得到食物 , 还需要拼命捕猎吗?这一点麻雀也贯彻到底 , 作为生存大师 , 它们发现人类的粮食是一种很容易获得的食物 , 秋收的时候可以吃谷物 , 春夏的时候可以吃青菜叶 , 冬天也不用担心 , 要么潜入谷仓吃人类的存粮 , 要么去偷吃家禽家畜的食物 。
推荐阅读
- 手机号码中豹子尾号到底好不好呢?
- 我们的祖先当年把狼驯化成狗,过程也许并不漫长,短短十余年而已
- 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在治疗糖尿病中的临床研究进展
- 背景和突变类型方面的信息,突变体特异差异
- 熵增定告诉我们,生命迟早都会消亡,那么生命存在的意义在哪儿?
- 科学家:第六次全球大灭绝正在发生! 谁是幕后元凶
- 干细胞对风湿病也有效果吗?中科西部干细胞研究院
- 15亿公里外,寿命仅4小时的探测器传回的图像,令人难以置信
- 都说杨振宁是顶级物理学家,他究竟做了哪些贡献?影响力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