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变化不是只有血液中相关指标的降低 , 而是一种全身和细胞反应 , 包括胰岛素和IGF抑制、细胞能量消耗和酮体调节 。
正是这种全身的通路反应变化 , 能够激活多个过程 , 如细胞修复、抗逆性等 。
→提高细胞的抗压能力
间歇性禁食期间 , 多个细胞通路被激活 , 会增加细胞的抗压能力和防御能力 。
同时还提高细胞对各种压力源的抵抗力;停止断食后 , 即快速再喂食后 , 会增加细胞合成和生长 。
上图:间歇性禁食下调与细胞代谢、IGF-1、胰岛素和氨基酸信号传导
我们可以这么认为 , 间歇性断食模拟了一种身体受困的极限状态 , 所以身体的各种修复和防御机制都提高 。
如果这样的话 , 两种状态之间的定期“代谢转换” , 可以促进各种器官系统的长期维持、抗病性和性能提高 。
因此 , 即便不能长期保持间歇性断食(长期严格断食可能不利) , 定期在两种代谢间切换 , 也能够提高细胞的抗压能力 。
→降低疾病的发病率
研究者回顾了多个人体与动物实验结果 , 发现间歇性断食可以降低许多疾病的发病率 , 主要集中在炎症性疾病 。
第一、早在这项研究之前《CellMetabolism》上的一项研究就发现 , 10小时的轻断食就能改善体重、腰围等 。
而与肥胖和胰岛素抵抗息息相关的心血管疾病 , 间歇性禁食可以改善相关的指标 , 包括血压、心率、甘油三酯水平等 。
第二 , 人类和动物试验发现 , 间歇性禁食可以改善认知功能 。
研究人员推论 , 这可能与神经元线粒体功能 , 和抗氧化防御的通路激活有关 。 ④
第三 , 与慢性炎症关系“暧昧”的肿瘤 。
虽然癌症的发病机制还不明确 , 但是动物研究表明 , 间歇性禁食可减少自发性肿瘤的发生 。
对于已经得了肿瘤的个体 , 能够抑制多种肿瘤的生长 , 同时增加健康细胞对化学和辐射的抵抗力 。
当然 , 大部分还是动物研究 , 类似的人体研究还处于早期阶段 。
有一些案例研究表明 , 绝大多数癌症患者 , 采用间歇性禁食没有副作用 。
最后 , 炎症的直接表现 , 如:关节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 , 如:哮喘、红斑狼疮等 , 动物和人体研究表明 , 患者轻断食不久就能得到改善 。
→延长寿命
热量限制 , 无论是长期还是间歇性禁食 , 对寿命的延长作用都介绍过 。
【顶级期刊NEJM:间歇性禁食效果太好了,打脸JAMA子刊】现代东方年轻女性美容肖像
这项研究也同样探索了这一点 , 不同于其他研究 , 作者在综述中关注了变量的影响 , 比如性别、开始断食的年龄和剩余热量的组成等 。
研究人员发现 , 变量对延长寿命的程度有显着影响 。
可以确定的是 , 临床和人体研究表明 , 长期间歇性禁食 , 和低水平的代谢疾病 , 与寿命的延长有关 。
结果差异为什么那么大?
可能看到这里 , 可能还是不能打消你对间歇性断食的怀疑 , 也许身边有人用了间歇性断食 , 并没有很明显的效果 。
→是否严格遵循间歇性禁食
我认为有一点我们必须要清楚 , 实验能得出较好的结果 , 是因为严格控制了变量 , 和监测间歇性禁食的标准 。
假设普通人决心间歇性断食 , 结果三天打渔两天晒网 , 但是 , 反馈说一直有在严格轻断食 , 就是没有结果呢 , 最后肯定说这个无效 。
还有一点不能忽略 , 那就是轻断食的饮食结构 , 如果吃高碳水饮食 , 甚至垃圾食品 , 在限制进食期间只是饿得更快罢了 , 结果 , 你反而吃得更多 。
不控制血糖和胰岛素 , 没有足够的脂肪酸来供能 , 恕我直言 , 只会把你搞得非常痛苦 。
→执行的时间很重要
有些人说 , 我严格地执行了间歇性禁食的方案 , 效果也一般 , 指标也没有多大的变化 。
其实 , 健康指标的改善 , 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
如果你想要变得更健康 , 不是三天打渔 , 两天晒网 , 想看到体重和腰围的降低 , 那可能得稍微长一点时间 。
如果要显著改善血压、血脂、甘油三酯、胆固醇指数 , 是需要更长期的 。
好消息是 , 适应间歇性断食后 , 你会逐渐享受空腹 , 让你更容易坚持下来 。
关键的瘦龙说
我很喜欢一日一餐的状态 , 可能很多人不会理解 , 但是自己知道 , 是真的不饿啊 。
轻断食最大的好处 , 就是让你享受空腹 , 轻松控制食欲 。
推荐阅读
- 南海海域首次发现伪虎鲸群体,外形和虎鲸很相似,体色完全不一样
- 同样是冰天雪地,企鹅为何没有出现在北极?是因为有北极熊吗?
- 为何有些动物奋不顾身地进行“自杀式”交配?基因在推着它们前进
- 科学无法解释的新发现:埋了两千年的苹果手机,从天而降的空间球
- 死亡率逐年增加!河南科学家取得恶性肿瘤治疗重大进展,引发国际关注!
- “杀人鸟”袭击人类的事件一共8起,其中四例重伤,一例死亡
- 中科西部干细胞研究院:干细胞有效改善骨质疏松症
- 血小板释放的ATP优化生物发光分析及其在抑制剂高通量筛选中应用
- 中国9000万人患有骨质疏松,干细胞通过分化为成骨细胞可改善患者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