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按照既定规划 , 神舟十三号将于4月中旬返回 , 届时翟志刚、叶光富和王亚平三位航天员将乘坐返回舱于东风着陆场返回地球 。
而就在前几天 , 神舟十四号以及神舟十五号航天员名单已经确定 , 还是跟以往一样 , 在临近火箭发射之前 , 乘务组名单暂时还不会公布 , 大家还需要在等待一段时间 。
在讨论神舟十四号相关信息之前 , 我们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需要关注 , 就是神舟十三号三位航天员在轨6个月返回地球之后 , 他们的身体相比升空之前会发生哪些变化 。
我们知道 , 在距离地面393公里左右空间站所处的位置 , 是一种高真空、强辐射和微重力的环境 。 空间站能够解决强辐射和高真空的问题 , 但微重力恰恰是建造空间站的目的 。 因此对在轨飞行的三位航天员影响最大的就是微重力 , 6个月的时间足以让航天员的身体发生很大的变化 。
1、身高会变高
在太空停留6个月之后 , 航天员的身高会发生明显变化 , 他们会长高3%左右 。 因为在微重力环境下 , 脊柱不像在地面那样受挤压 , 椎间盘和脊椎周围的肌腱和韧带处于放松状态 , 身高也就增加了 。
不过你也不要羡慕航天员们 , 他们身高上的这种变化 , 在返回地球之后会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 而且在恢复过程中 , 脊椎会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
根据国际空间站的相关数据 , 一半以上的宇航员从太空返回之后 , 背部或者颈部出现过问题 。 执行过长期太空任务返回地球后的第一年 , 宇航员患椎间盘突出的概率比正常人高4倍 。
因此在轨6个月的三位航天员 , 它们在空间站时的身高会变高 , 但在返回地球之后会恢复原状 , 而且会伴随不同程度的脊椎疼痛 , 这种疼痛甚至需要几个月时间才能缓解 。
2、患有“直立不耐症”
在空间站里 , 为了适应微重力环境 , 航天员身体的体液会重新分配 , 他们的体液会流失 , 血液体积会减少20%左右 。 这个过程是无法阻止的 , 航天员只能通过体育锻炼等手段 , 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损失 。
从神舟十三号三位航天员传回的视频画面中可以看出 , 他们的面部比在地球上明显“胖了”很多 , 这其实就是体液重新分配的一个过程 。 当身体里的血液等适应微重力环境后 , 这种面部“发胖”会有所缓解 。
不仅如此 , 航天员在轨六个月之后返回地球时 , 已经在太空中萎缩的心脏肌肉突然承受了额外的负荷 , 在重力作用下 , 向头部泵送的可用血液会比在太空少 。 当航天员直立时 , 会感觉头疼、眩晕 , 严重时甚至晕厥 。
这种现象有一个名称 , 叫做“直立不耐症” , 回想神舟十二号返回地面时的场景 , 三位航天员从出舱到转运抵达北京 , 一直都是坐卧位 , 而且被工作人员抬着走 , 这并非他们耍大牌 , 而是他们站起来很可能会晕倒 。
因此神舟十三号三位航天员 , 在轨六个月之后返回地球时 , 肯定会出现“直立不耐症”的症状 , 届时他们也只能被抬着走 。
3、肌肉组织会退化
在微重力环境下 , 航天员的骨骼肌不再需要持续保持拉伸状态 , 它会自动萎缩 。 航天员站立时 , 后背或者腿部的肌肉也不再需要对抗重力 , 这些肌肉都会变得弱小 。
而且他们在移动位置或者挪动物体时 , 也不需要太大的力气 , 身体上很多部位的肌肉都得不到有效使用 , 这会让肌肉组织出现萎缩 。
推荐阅读
- 骇人巨物再次出现,科学家:人类宇宙观可能建立在了错误的基础上
- 中国新型火箭推力器,“两颗鸡蛋”点火试验成功!预见太空未来
- 2021年人类都经历了什么?自然灾害频发,难道是世界末日的前兆?
- 中国空间站将美国拒之门外?真相是,其项目科学价值与技术未达标
- “超出你想象”的地表最强生物
- 女宇航员在太空上怎么保护隐私?如何满足其他生活需求?自有妙招
- 今日凌晨,欧洲航天局终止与俄合作,俄或会考虑摧毁空间站
- 夜空为何是黑的?看似再正常不过,却藏着一个令人绝望的事实
- 太空服的组成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