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层探索:地球是永动机吗?为什么可以一直转动几十亿年?


深层探索:地球是永动机吗?为什么可以一直转动几十亿年?


文章图片


深层探索:地球是永动机吗?为什么可以一直转动几十亿年?


文章图片


深层探索:地球是永动机吗?为什么可以一直转动几十亿年?


文章图片


深层探索:地球是永动机吗?为什么可以一直转动几十亿年?


地球当然不是永动机 , 这个世界上没有永动机 , 永动机是违背能量守恒定律的妄想 。 简单地说 , 地球自转的动力来自四个方面 , 即:万有引力是根源 , 娘胎里带来天生的 , 后天环境造就 , 惯性运动的结果 。



先说说万有引力这个根源 。3百多年前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 就揭示出世界上万物都是受万有引力制约 , 因此宇宙中一切天体运行 , 都受着万有引力支配 。 而恒星和行星等天体 , 也是在万有引力作用下诞生的 。
一切天体的祖宗就是宇宙尘埃 , 也就是星际云 , 或称为星云 。 星云有最古老的处女原始星云 , 还有经过1次或多次超新星大爆炸飘散到太空的再生星云 。
原始星云就是宇宙大爆炸之后第一拨星云 , 那种星云比较纯洁 , 只有最轻的元素氢和氦 , 及少量的锂组成;而再生星云由于恒星核聚变和超新星大爆炸 , 成分就比较复杂了 , 虽然还是以氢氦为主 , 但已经含有了1~2%迄今已知116种从轻到重的元素 。



自身引力使星云聚集和收缩 , 形成恒星 。在太空中存在的星际尘埃本来很稀薄 , 但分布很广阔巨大 , 一般都在数光年范围 , 这些星际尘埃在引力作用下会慢慢聚集 , 遇到超新星大爆炸等宇宙事件 , 会促进这种聚集加快 。
任何恒星诞生都是星云在万有引力作用下不断收缩而成 , 最终在核心形成一颗或多颗恒星 , 剩下的渣滓就聚集成了行星等 。 太阳系也是这样形成的 , 只不过太阳系是1个单恒星系统 , 中心只有太阳1颗恒星 。
每个恒星系统 , 恒星都占据了整个系统的绝大部分质量 , 如太阳就占据了整个太阳系质量的99.86% , 剩下的0.14%碎渣残气就形成了八大行星和几百颗卫星 , 还有若干颗矮行星 , 无数的小行星等等 。



地球的自转来自恒星系统形成过程这个娘胎 。说穿了 , 恒星行星的娘胎都是星云 , 但其自转公转来自形成过程的角动量继承 , 所以说是天生的 。
任何恒星系统在形成过程 , 都是在万有引力作用下一个星云不断收缩的过程 。 在星云不断收缩以致后面的迅疾坍缩过程中 , 由于收缩力的不均匀不平衡 , 这坨星云就会发生自转 , 而且自转会越来越快 , 这样就形成了自转轴离两极和赤道 , 巨大的离心力就会在这坨星云赤道部分甩出一个行星盘 , 也有人称为恒星吸积盘 , 而这个盘面就是后来的黄道面 。
随着星云核心物质坍缩得越来越紧密 , 核心部分在高温高压下激发了核聚变 , 恒星就形成了 。 恒星核心强大的辐射压与星体本身巨大质量的收缩压抵消了 , 恒星不再收缩 , 并源源不断向太空发出能量辐射 , 这就是恒星的主序星时期 。 恒星主序星时期占恒星总寿命的90% , 是恒星稳定时期 。 太阳主序星寿命在100亿年左右 , 现在约50亿岁了 。



娘胎的角动量守恒 , 形成恒星行星的自转公转 。太阳形成后 , 继承了星云的角动量 , 因此一直自转着 。 而行星盘也还在不停转动 , 剩余的一些星云物质和残渣碎块不断碰撞 , 依然是在万有引力作用下 , 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 最终把自身轨道附近的残渣余孽都滚在了一起 , 清空了轨道 , 这颗行星就形成了 , 地球也是这样形成的 。
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公转和自转都是继承行星盘角动量守恒 , 公转方向与太阳自转方向一致 , 自转与公转方向一致 。 从太阳北极鸟瞰 , 所有行星的公转方向都是反时针运行 , 自转方向基本都是围绕着各自的自转轴反时针方向运行 。 这就是“娘胎”里带来的 , 是天生的由来 。



娘胎里带来的统一性在后天环境中各自有所改变 。人类从娘胎里出来 , 带有上一辈的基因 , 天生就有的性质以外 , 也受到后天环境影响 , 长大成人后并不完全像爹娘一样了 。 行星也是一样 , 虽然天生公转方向和自转方向是一致的 , 但在后天环境中 , 由于天体碰撞等因素 , 会改变这种状况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