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一提的是 , 其实这个气泡学说并不是最近才被发现的 , 早在50年前就有科学家们推测出了这个气泡的存在 , 只不过没有足够的观测数据 。 而现在 , 随着天文望远镜和计算机的发展 , 这个气泡学说才有了充足的证据 。
研究认为 , 超新星爆发后 , 恒星的质量并没有全部转化成能量 , 一部分质量一直存在 。 这个气泡边缘聚集着的星际尘埃 , 就是其中的幸存者 。
从整个宇宙来看 , 其实包裹着我们太阳系的这个长达1千光年的气泡并不特别 。 宇宙中充满了大大小小的气泡 , 比如“牧夫座空洞”就是一个直径远大于太阳系气泡的超级大气泡 。 气泡本身并不重要 , 重要的是这些气泡间的互动 , 了解这些气泡是如何推动恒星形成的 。
为了进一步解决这些问题 , 科学家们目前正等待着来自“盖亚空间望远镜”的第三波观测数据 , 这里我们需要对盖亚空间望远镜有一定的了解 。
因为技术局限 , 每一个望远镜的观测主体和探测目标都是不一样的 , 像“盖亚空间望远镜”的主要目标就是观测我们银河系以及周围的数亿颗恒星 , 以构建一幅精确的银河系3D地图 。
除了构建地图 , 盖亚还试图探索恒星起源与演化相关的问题 。 为了达到观测目的 , 强大的盖亚将在5年内对每个监测目标进行70次左右的观测 。 然后根据这些观测数据 , 精确地绘制出这些恒星的位置、距离、运动以及亮度变化 。 如果任务顺利 , 盖亚将新发现几十万个新天体 , 比如全新的系外行星以及褐矮星 。
除了太阳系以外的观测 , 盖亚还将会对太阳系内的数十万颗小行星进行观测 。 另外 , 还有大约50万个遥远的类星体也是它的观测目标 , 然后根据观测数据 , 对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进行进一步的验证 。
盖亚空间望远镜的核心组成是两个光学望远镜和三个科学探测仪 , 这几个设备使得它的感光灵敏度是人类肉眼灵敏度的40万倍以上 , 能看到比人眼极限还要暗上4000倍的物体 , 精度更是达到了24弧度/秒 , 这相当于能看到1000公里外的一根头发 , 并且测量出这根头发的尺寸 。
依靠如此强大的盖亚空间望远镜 , 科学家们就能依靠它拼凑出银河系的演化历史 , 甚至还因此催生出了一个全新的天文分支:宇宙考古学 。
相信 , 科学家们很快就能区分出恒星的“世代” , 从而给银河系排出一个家谱来 。 到时候 , 盖亚就能够将整个银河系的历史像倒放一样 , 展现在全人类面前 。 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一天的到来吧 。
【太阳在一个促进恒星形成的大“气泡”中?盖亚望远镜看到这一切!】对此你有什么想法或者看法呢?如果你也喜欢相关的科学信息 , 请关注小编 , 在评论区说明哦!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 快来关注科学新视界
推荐阅读
- 为何动物的腿要么没有,要么就成对呢?
- 光走一年的距离,真的要一年时间?光:只是一瞬间
- 天生我才必有用
- 除了人类之外,还有哪些动物进入过太空?
- 旅行者2号在离开太阳系时遇到一堵巨大“火墙”,怎么形成的?
- 客观的创造,主观的维持
- 物理学上的四大神兽,除了薛定谔的猫,你知道剩下的是什么吗?
- 免疫组化原理及流程介绍
- 陈根:普通冠状病毒,能产生新冠病毒的抗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