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苓散加减治骨筋膜间室综合征医案
骨筋膜间室综合征(简称OCS)是四肢骨筋膜间室内的肌肉神经因急性严重血液循环障碍而出现的一系列症候群,常发生在小腿、大腿、前臂手足掌,是骨伤科临床上常见的一种严重发发症如处理不当,常造成难以逆转的肢体障碍,以致残废,或进一步发展形成挤压综合征,甚至危及生命 。
【临床应用】
章氏应用中西医结合救治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44例,取得较满意疗效 。治疗方法:①一般处理:包括置伤肢与心脏同高,松解过紧外固定,轻巧手法整复明显移位骨折,塑形石膏托(使其两边距伤肢皮肤0.3cm左右)配合跟骨牵引制动伤肢,静脉滴注抗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B、维生素K及止血剂补液,输血,抗林克,及时处理致命性脑胸外伤,给氧;间断静脉滴注甘露醇、利尿剂,早给碱性药,开放创口严密清创,不缝合或部分皮肤缝合②局部处理:伤肢肿胀明显或已出现张力水泡者行患室多部穿刺放液减压,并以无菌敷料覆盖创面 。③中医治疗:局部冰敷至伤后36h内,金黄散、七厘散合芒硝外敷至伤后72h,穿刺后创面亦可敷药;中药复元活血汤加减,小柴胡汤合五苓散交替煎服 。治疗结果:44例经灵活选取上述综合措施救治观察,2~3h临床表现开始改善,疼痛减轻,肿胀渐退,张力减小,缩环改善,肢端感觉复常,逐渐度过危险期,1~7天退肿后取一系列接骨措施而愈,随诊1~1.5年所有病例无并发后遗症 。李氏等共收治OCS患者36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效果良好 。治疗方法:①一般处理;②中医药治疗采用四物汤合五苓散加味(生地、赤芍、丹参、川芎、当归、延胡索、?虫、泽泻、茯苓、白术、猪苓、牛膝、薏苡仁)内服,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利水消肿 。局部冷敷降温或外敷三色敷药 。一般3~4天肿消痛减,1周肿痛完全消失 。③甘露醇配合中药治疗:以20%甘露醇250ml快速静脉滴注,2h后重复一次,其间以复方丹参液20ml5%葡萄液中静脉滴注,一般应用2次甘露醇后肿痛会明显减轻,继以中药上方内服 。这些患者肿痛在1~2天内消减,1周内肿胀消失④其他:病情较严重者行筋膜间室切开减压术 。治疗结果:36例中,单纯中药治疗组21例,甘露醇配合中药组9例,切开减压配合中药组6例 。
治疗结果,这三组中所有患者均未留下严重后遗症 。刘氏运用中 。,西医结合治疗筋膜间区综合征8例,取得良好疗效 。治疗方法:20%甘露醇250ml静输,2h后重复1次,以后8h1次,症减停药;复方丹参液16ml加入5%葡萄精注射液中静输每日1次,症减停药;选用活血通络、利水消肿之剂,方用桃红四物汤合五苓散加减,上肢加桑枝,下肢加牛膝,每日1剂分2次内服;肢体放低,避免肢体环形包扎及小夹板固定,上肢骨折可用宽松石托临时托固,下肢骨折可做跟骨平行牵引 。治疗结果:4例患者2天后、3例4天后肿痛缓解,被动牵拉痛减轻,肌肉麻痹消失;1例因症状加重而于第2天行减压术 。
【病案举例】
【五苓散加减治骨筋膜间室综合征医案】李某,男,56岁,左胚排骨上段粉碎性骨折,左小腿中上段肿胀严重,压痛,牵拉痛,足背动脉有搏动,予以石膏外固定,拍高患肢,以利消肿 。中药以五苓散合四物汤为主药用:茯苓、泽兰、泽泻各15g,猪苓、白术各10g,桂枝6g,生地15g,赤芍、丹参各10g,川芎6g,当归、延胡索各10g,每日1剂,分2次口服,药后小便增多,第2天肿痛略为减轻,无牵拉痛,第5天肿胀基本消退,继后行手术治疗而愈 。4按:骨筋膜间室综合征是骨伤科临床上常见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如处理不当,常造成难以逆转的肢体障碍,以致残废,或进一步发展形成挤压综合征,甚至危及生命 。本病的发生是创伤所致筋脉损伤,瘀血内阻,经脉不畅或闭阻,气机壅滞,瘀积不散,水湿停留,则为肿为痛 。因此治疗上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利水消肿为法 。方中生地、赤芍清热解毒活血;当归、川芎、丹参延胡索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泽泻、猪苓、茯苓、白术利水消肿 。药证相符,效果良好 。临床应用几例效果满意 。损伤比较严重,临床症状重,进展较快者,采用20%甘露醇250m1快速静脉滴注,4~6h1次,如损伤严重,进展迅速,疼痛剧烈,肢体远端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远端苍白,发凉,牵拉痛减弱,肢体迅速出现水泡,属于急性进展的OC患者,应立即行筋膜间室切开减压术,配合中药上方应用,能增强效果 。
推荐阅读
- 五苓散加减治产后尿潴留医案
- 五苓散加减治骨折后肢体肿胀医案
- 五苓散加减治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医案
- 五苓散加减治膝关节滑膜炎医案
- 五苓散加减治柏-查综合征医案
- 五苓散加减治慢性硬膜下水肿医案
- 五苓散加减治外伤性血肿医案
- 五苓散加减治创伤性皮下积液医案
- 五苓散加减治肝内外胆管多发性结石医案
- 五苓散加减治女性尿道综合征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