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苓散加减治产后尿潴留医案

产后尿潴留是指产后膀胱充盈而不能自行排尿或排尿困难 。临床表现为产后6~8h或产褥期间,小便点滴而下或闭塞不能,小腹胀急疼痛 。检查时可见下腹部膨隆,膀胱充盈而有触痛 。常有产程过长及手术产的病史 。
中医学称本病为“产后小便不通”,主要病因病机为产后膀胱气化不利,或因膀胱失约,或因胞脉破损所致 。常分为气虚、肾虚、气滞、血瘀四型 。本病治疗以“通利小便”为总则,通利之法有虚实不同,虚者当补气温阳、化气行水,实者清热化瘀、理气行水 。但补虚应佐以通利泻实,并酌情选用补气与养阴的药物以防产后邪去正伤 。五苓散功用通阳化气利水,故可加减用于治疗本病 。
【病案举例】
戴氏运用加味五苓散治疗产后尿潴留50例,方药组成:桂枝5g,茯苓15g,猪苓15g,泽泻10g,白术10g,红花10g,桃仁12g 。气虚加生黄芪、党参、炙甘草;便秘加肉苁蓉、火麻仁、大黄;乳汁少加通草、王不留行、炮山甲;瘀热加瞿麦、生蒲黄、白茅根 。服药方法:将该方由散剂改为汤剂,每天1剂,水煎2次服 。服1剂小便通10例;服2剂小便通18例,服3剂小便通20例,服3剂以上小便通2例 。治疗结果:治愈50例出院,治愈率10%李氏2等运用温阳益气法治疗产后尿潴留35例,以补中益气汤合五苓散加减,拟方为:黄芪20g,党参15g,白术10g,升麻6g,桂枝10g,茯苓15g,泽泻15g,牛膝10g,赤芍15g,大黄5g,枳实15g,车前子15g,甘草6g 。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治疗效果:35例中治愈34例,其中服1剂能排尿者8例,服2剂排尿者13例,服3剂排尿者10例,服4剂排尿者3例 。1例服6剂后仍排尿不畅配合音乐电疗而取效 。郇氏3应用补中益气汤合五苓散治疗产后尿潴留22例,治疗方法:无菌操作下行安置导尿管术,连续开放24h后,再行2~4h定时开放,新斯的明0.5mg肌内注射,下腹部热敷,抗生素预防感染 。祖国医学认为,产时多劳力伤气伤肾,以致脾肺气虚,肾阳虚,气化失司,膀胱气化不利,致小便不通 。治疗原则为:补中益气,温阳化气,渗湿利水,方用补中益气汤合五苓散加减 。拟方如下:鱼腥草30g,生黄芪20g,桂枝15g,党参12g,茯苓、猪苓、泽泻、炒白术各10g,陈皮、升麻、柴胡当归、炙甘草各6g,水煎服,一日1剂,分早晚2次服 。疗效评定:痊愈21例,其中服药1~2剂排尿畅通者15例,服药3~5剂排尿畅通者6例,出院后随访观察5天后已愈,无1例复发 。晏氏4等应用五苓散治疗产后尿潴留52例,处方;茯苓10g,猪苓10g,泽泻10g白术10g,桂枝6g,体质虚弱者加黄芪,每天1剂,水煎服 。治疗结果:本组52例中,痊愈44例,好转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 。聂氏应用五苓散加减治疗产后尿潴留18例 。治疗方法:五苓散加味主方:桂枝、白术、泽泻、茯苓(或大腹皮)、猪苓、冬葵子、车前子,加六一散(或滑石) 。加减:气虚多汗者加黄芪、党参;瘀血不行者加当归、赤芍;口干较甚者加天花粉、麦冬;湿热较重者加连翘、薏苡仁 。上药水煎服,每4h服1次,1~2剂/天 。24h内一般服药1~2剂,平均4h服药1次,药后产妇如能顺利排尿者即停药 。治疗结果:所有病例在服药后24h内自行排尿,其中服药后1h内排尿者3例,1~2h排尿者10例,12~24h内排尿者5例 。部分病例治疗之初排尿不畅,但服药3天后排尿恢复正常 。
【病案举例】
1.杨某,25岁,已婚,1994年8月12日初诊主诉:产后5天小便不能自解 。足月产钳助产,阴道裂伤缝补,小便不通用导尿管排尿,停用后仍然小便不通 。刻诊:小便不通小腹胀、满、痛;恶露量少,色紫暗,乳汁缺少,食欲不振,胃脘饱胀,舌苔白腻,舌质紫暗 。舌体胖嫩,脉沉涩 。诊断:产后尿潴留 。证属:产后小便不通,湿瘀阻滞膀胱 。治法:通阳化瘀利尿 。方予加味五苓散,桂枝5g,茯苓15g,猪苓15g,泽泻10g,白术10g,红花10g,桃仁12g,水煎3剂 。服完2剂后小便通畅痊愈出院 。1按:加味五苓散出自《万氏妇人科》,具有通阳化瘀利尿之功 。
原为治疗“产后小便不通或短小……又有恶露不来,败血停滞,闭塞水渎,小便不通,其症小腹胀满刺痛,乍寒乍热,烦闷不安” 。产后尿潴留属中医学癃闭范畴,其病理为膀胱气化不利,膀胱位于胞宫之前 。产后多虚多瘀,均能影响排尿,目前临床上剖宫产及会阴侧切缝合患者增多,临床上因血瘀引起产后小便不通为多见,故用加味五苓散改为汤剂治疗,效果颇佳 。用五苓散旨在通阳化气利尿,重用桃仁、红花活血化瘀利尿,共奏通阳化瘀利尿之功本例病因、病症与万氏论述相合,故2剂见效 。
2.王某,女,25岁,2001年4月15日诊产程过长,宫缩无力,施产钳助产 。产后6h欲小便,但排尿困难,小便点滴不出 。给以热敷加肌内注射新斯的明1mg,尿仍不下,渐至小腹胀急,经插导尿管排尿,3天后小便仍不通 。诊见面色淡白,精神倦怠,少气懒言;汗出,少腹膨隆,自述欲尿,但尿不出心中不安,不欲饮食,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无力 。证属产后气虚,升降失调,膀胱气化无力 。治当补益中气,降浊利尿 。方选补中益气汤合五苓散加减:黄芪60g,党参、茯苓、猪苓、泽泻各15g,炒白术1g,柴胡、升麻、桂枝、甘草各6g,陈皮9g,大枣4枚 。每日剂,水煎服,3剂 。同时针刺气海、中极、关元、足三里(双)、三阴交(双),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min,每日1次 。第3日夜间排尿约600ml,诸症悉除 。
观察3天未见复发痊愈出院 。6
3.王某,女,23岁,农民,顺产一8斤重男婴,产后2天小便点滴不通,按之膀胱极度充盈,急以五苓散加黄芪、车前子重用桂枝,水煎顿服 。方如下:黄芪60g,桂枝3g,茯苓15g,猪苓、泽泻、车前子各10g 。并于下腹部施以一指禅推法和轻柔的揉摩等法约20min 。药后约1h排尿1次,较前明显好转,但未完全排空,20min后又排尿1次,小便完全通畅,两次共约1500ml7按:本患者素来体质较弱,加之胎儿较大产程较长,使气血耗散较盛,而致下焦空虚 。《素问·灵兰秘典论》云:“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由于下焦阳气一时虚弱,无力助膀胱化气,故尿留膀胱而不得出 。方中重用黄芪、桂枝,意在振奋阳气,化气行水 。再结合手法按摩,共同给松弛的膀胱平滑肌以收缩的动力,而达治疗目的 。总之,五苓散以化气利水而建功,故临床见小便不利,舌滑,脉弦,寒热虚实不显,以水饮内停所致者,不论有无表证,都可选用本方或在原方基础上加减化裁,每获显效 。
4.患者,25岁 。因枕横位于1992年12月6日在我院产科行会阴侧切、负压吸引术娩一女婴 。产后4天不能自然排尿,先后采用膀胱区热敷、肌内注射新斯的明、导尿等方法仍不能自然排尿,遂请中医治疗 。诊见患者面色萎黄,精神不振,少腹胀满,腰酸乏力,舌质淡苔白,脉弦细 。辨证分析:患者产程较长又行会阴侧切、负压吸引,耗伤气血,损及冲任,瘀血内阻影响膀胱的气化功能发为癃闭,治以温阳益气为主,兼以活血化瘀 。处方:黄芪20g,党参15g,白术10g,升麻6g,桂枝10g,茯苓15g,泽泻15g,牛膝10g,赤芍15g,大黄5g,枳实15g,车前子15g,甘草6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2剂后自然排尿8
【五苓散加减治产后尿潴留医案】5.刘某,27岁,教师,2000年1月13日诊 。正常产第1胎,分娩后即出现小便闭,点滴不通已5天,经西医反复导尿多次,仍不能自行排尿,用保留导尿管导尿至吾诊的前1天晚上方拔除导尿管 。患者感小溲甚胀,数次欲解不出,心烦不安,周身多汗乏力,食少,下腹部膨隆,舌质淡红,薄白,面唇少华,脉扎微数 。证属气血津液亏损,膀胱气化不利 。治以益气、通阳、利水处方:黄芪18g,党参15g,桂枝5g,茯苓15g,白术15g,泽泻15g,猪苓12g,灯心草3g,水煎分2次服 。于初服汤药后0min,再以盐葱熨脐部,服汤药后约25min,患者自行排出小便约900ml得小便后除去熨药,继服汤药,后未再出现尿闭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