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阳还五汤加减治雷诺病医案

雷诺病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肢端小动脉阵发性痉挛,造成毛细血管内血液凝滞、缺氧,导致患者临床肢端有阵发性麻木与痛感 。同时可见局部发冷、青紫,继以充血、寒冷与神经紧张皆为其诱因 。可归属中医瘀证范畴 。从临床观察,主要表现为突发性的肢端动脉痉挛 。
属中医学“寒痹”范畴 。《素问·痹论》说:“痹…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 。”血液的正常运行,有赖于气的温煦和推动,寒则气收,血液一时失去气的温煦和推动,就会使肢端发生暂时的缺血或瘀血,在临床上就表现为发白、发紫、麻木、疼痛等症状,阳气来复则血行又恢复正常,诸症消失 。
【临床应用】
杨氏26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味(黄芪、当归、赤芍、川芎、桃仁、地龙、红花、桂枝)治疗雷诺病21例,总有效率90.3%提示益气活血、温经通阳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法则 。方氏27应用补阳还五汤加味鸡血藤、制川乌、草乌等逐寒通痹、活血化瘀行气之品治疗雷诺疾病,同样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
【病案举例】
方氏2治疗病例:李某某,女,37岁,农民,1990年12月31日诊 。四肢指、趾肤色经常出现发白发紫反复2年,曾在当地服过中西药多种(药名不详)无明显疗效,近2月发作次数增多,每天3~5次不等,发作时呈对称性,突然出现指、趾端肤色苍白、青紫,给予热敷、摩擦或挥动肢体,皮肤变为潮红继而转为正常色泽,肢端有冷、麻、刺痛感觉 。冬季或受寒冷刺激发作尤多 。胃纳可,二便调 。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查体:心、肺无殊,肢体运动无功能障碍 。血常规、血沉、抗“O”均正常 。诊为雷诺病 。拟补阳还五汤加味:生黄芪45g,当归、川芎、赤芍、桃仁、地龙各10g,红花、甘草各6g,制川乌、草乌各5g,鸡血藤30g每日1剂,水煎2次,分服 。服上方5剂,指、趾发白发紫次数明显减少,麻痛感消失 。效不更方,原方继服7剂,诸症全消 。追访1年未发 。
按:本病的治疗重在补气以行血,逐寒以通痹 。方中重用黄芪补气,使气旺血亦行;桃仁、红花、当归、地龙、赤芍活血通络,血行症自消;川草乌逐寒通痹,力专性猛,助黄芪使阳气顿旺而血行正常;鸡血藤补血行血、舒筋活络,协归芍桃红补而不滞,通而不伤 。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雷诺病医案】诸药合力,使气血恢复正常运行而病获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