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解毒汤加减治斑蝥中毒医案
斑蝥属芫菁科昆虫,性寒味辛,有剧毒外用攻毒蚀疮,内服破血散结,主治疮疽瘰疬、症瘕积聚和狂犬病 。但由于本品毒性剧烈,用药超量即可引起中毒,甚至死亡,应引起人们的重视 。斑蝥若误入眼中,则引起流泪、眼睑浮肿、结膜炎、虹膜炎,甚至角膜溃疡 。接触皮肤时局部似烧灼疼痛,发热潮红,继之形成水疱和溃疡 。吸收后出现全身症状,发病时间约2h 。如口服可有剧烈的消化道症状:口腔咽喉烧灼感、口麻、口腔黏膜水疱及溃疡,食管黏膜剥脱、恶心、呕吐、呕血、腹部绞痛、便血、头晕、头痛、视物不清,毒素由肾脏排出时刺激泌尿道,引起尿频、尿道烧灼感和排尿困难,尿内有红细胞或血尿、尿少、尿闭及急性肾功能衰竭 。此外,可有性器官兴奋现象,如阴茎勃起、子宫收缩或出血,孕妇流产 。血液循环方面表现为血压增高、心律失常,周围循环衰竭,外周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增多,瞳孔散大,严重时可有高热、寒战、脉速、谵妄、惊厥,常因昏迷、虚脱、心脏和呼吸被抑制而导致死亡,如能恢复,偶可遗留慢性肾炎症状 。
【临床应用】
杨传华用黄连解毒汤加味治疗斑蝥中毒1例获佳效 。药用:黄连6g,黄芩9g,黄柏9g,炒栀子9g,金银花30g,连翘12g,绿豆60g,白芍10g,甘草9g 。水煎服,日1剂 。
【病案举例】
姜某,男,38岁,农民 。1993年7月28日初诊 。主诉:腹痛伴呕吐、腹泻1天 。病史:患者日前被狗咬伤,就医于本村村医,予配制含斑蝥散剂内服,服首剂约20min后即感上腹隐痛,约2h后腹痛加剧,伴有呕吐、腹泻,呕吐物先是食物残渣,继而绿水及黏液,混杂有少量血丝 。诊时腹痛阵阵,时呕欲吐头痛,胸闷,体倦乏力,舌淡少苔,脉细数 。西医诊断:斑蝥中毒;中医辨证为热毒内壅 。治宜清热解毒,予黄连解毒汤加味 。处方:黄连6g,黄芩9g,黄柏9g,炒栀子9g,金银花30g,连翘12g,绿豆60g,白芍10g,甘草9g,3剂水煎服 。7月31日二诊,述服药3剂后腹痛呕吐已止,能少量进食,仍便溏,头昏头重,短气乏力,舌淡苔薄白,脉细弦 。思其大毒已去,于上方去黄柏、金银花、连翘,改甘草为6g,加党参、黄芪各30g,5剂水煎服 。8月5日三诊,微觉乏力,余症基本痊愈,遂停药,嘱其休息,调理饮食25
【黄连解毒汤加减治斑蝥中毒医案】按:斑蝥属芫菁科昆虫,性味辛寒而有剧毒,其功效为攻毒蚀疮散结 。民间医者常用,用之得法对多种顽疾确也见效,然稍有不慎即可中毒,尤其内服者,中毒后可危及生命 。常见的中毒表现主要以消化道症状为主 。本例患者腹中剧痛,上吐下泻,吐物带血,头痛,脉细数,为热毒内攻,充斥上下,败伤血络,治当清热解毒为主,予黄连解毒汤;热毒伤阴,复又加入绿豆、白芍、甘草,既可甘敛护阴、辅助解毒,又有缓急止痛之功,故可收效 。
推荐阅读
- 黄连解毒汤加减治精神分裂症医案
- 黄连解毒汤加减治上呼吸道感染医案
- 黄连解毒汤加减治肺炎型肺念珠菌病医案
- 黄连解毒汤加减治白细胞减少症医案
- 黄连解毒汤加减治白血病医案
- 黄连解毒汤加减治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医案
- 黄连解毒汤加减治糖尿病医案
- 黄连解毒汤加减治成人肾病腹水并自发性腹膜炎医案
- 黄连解毒汤加减治急性肾盂肾炎医案
- 黄连解毒汤加减治肠伤寒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