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平安回归地球 , 根据最新消息 , 神舟十四号要到今年的6月份才能发射 , 那么这期间我国的空间站处于“无人驾驶”阶段 , 如果遇到极端情况安全吗?如何保障的呢?
神十三乘组创立多个首次 , 成绩斐然神舟十三号乘组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出差三人组” , 在我国的空间站驻留6个月开创了我国载人航天的多个“首次”和“第一” 。
下面我们一起来盘点一下 , 敲下黑板:建议小朋友们拿出笔记记下来 , 说不定会考 。
第一 , 首次实施了“径向交会对接” 。
2021年10月16日 , 神舟十三号发射后 , 首次采用自主快速交会技术 , 入轨后6.5小时内就完成了与天和核心舱的对接 , 然后飞船、天和核心舱、天舟二号及三号形成了组合体 , 在轨运行了6个月;
第二 , 首次实现超长时间太空驻留任务 。
神舟十三号是我国载人航天历史上里程碑的一页 , 三名航天员在轨生活、工作6个月 , 这对航天员们的身体素质、业务素质都提出了重大挑战 , 背后是我国空间站综合保障的重大验证;
第三 , 首次执行应急救援发射待命任务 。
【神十三航天员已回归,神十四6月才发射,无人值守空间站安全吗?】神舟十三号发射时 , 同一发射场的神舟十四号已经伫立等待 , 这种“滚动备份”模式是为应对突发状况准备的 , 一是防止在轨飞船出现故障 , 待命飞船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发射 , 这是我国空间站首次执行应急救援任务模式 , 这意味着空间站任务进入日常化模式 。
第四 , 首次实施“快速返回”技术 。
神舟十三返回时间由原来的一天时间到现在8小时左右 , 绕飞地球从11圈压缩到5圈 , 极大地提高了返回任务的执行效率 , 航天员们也不用在“下班”路上不断的绕圈圈 。
而神舟十三在轨期间也创立了更多“第一” , 王亚平成为我国第一位出舱 , 实现太空行走的女航天员;航天员们第一次在太空过新年;第一次利用机械臂操作飞行器转位……
可以说中国航天就是在不断地刷新“首次”和“第一” , 三位航天员以优秀的身体素质、过硬的专业素养出色地完成了全部任务 , 并且他们以博学多才的技能 , 让我们对太空充满了期待 。
神十四、十五乘组已选定 , 会有哪些人?神舟十三号返回后 , 又传来了更多的消息 , 神舟十四号、十五号乘组的航天员一直在训练 , 下半年陆续发射升空 , 并且乘组名单已经敲定 , 而神舟十四号在6月份就要执行任务 , 到底是哪几位航天员参与呢?
推荐阅读
- 神舟十三号返回时间8小时,俄罗斯联盟号只需4小时,有差距吗?
- 鲜为人知的大才,折服爱因斯坦,是宇宙大爆炸理论的起点的创造者
- 黑洞,或有慈父的情怀?
- 太阳系被宇宙泡泡和外界“隔离”?科学家提出一项关键证据
- 恒星诞生于大爆炸后大约两亿年,引力将它们吸引到一起,构成星系
- 神舟13号返程进入倒计时,为何不敢给出准确的时间?影响因素太多
- 脑洞下!假如宇宙开始收缩,会如何?
- 干细胞移植在治疗肝损伤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历史22年,中国天眼FAST研制成功,被称为世界最大“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