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从其貌不扬的流浪狗 , 到人人铭记的“航天英雄” , 这只叫“莱卡”的苏联小狗付出了性命的代价 , 才获得了如此高的荣誉 。 多年后 , 它的真实死因被披露 , 引得世人皆唏嘘感慨 。
【首只送入太空的流浪狗莱卡,到底是怎么死的?苏联人承认说谎了】
一、流浪狗的逆袭莱卡本是莫斯科街头的一只流浪狗 , 之所以会被送上太空 , 还得从1957年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说起 。 当时 , 苏联在航天领域刚有了大突破 , 科学家们在欢庆之余 , 突然有了一个更疯狂的设想:既然卫星能上天 , 人是不是也可以呢?
现在我们都知道 , 人类飞上太空完全不是梦 , 但在当时还未有先例 。 苏联科学家尽管特别想知道答案 , 但也不敢真拿活人来做实验 , 于是把目光锁定在了动物身上 。
严格来讲 , 莱卡并不是第一只上天的狗 , 在它之前已经有很多同类有过飞天经历了 。 不同的是 , 它的这些前辈只在亚轨道飞行 , 充其量只能算是高空 , 并没有真正进入宇宙中 。
在确定要进行活体太空实验之后 , 科学家们让人逮了一群流浪狗 , 打算将它们训练成“先遣部队” , 去太空试试水 。 之所以选择流浪狗 , 主要是觉得它们适应性更强 , 能在复杂且恶劣的环境中坚持更久 。
同期训练的流浪狗一共有十只 , 最终获选的是3岁的小母狗莱卡 。 它性格温驯不吵不闹 , 不仅能长时间站立 , 而且抗压能力强 , 各方面都表现得很出色 , 是非常好的上天之选 。 但对于莱卡来说 , 被选作幸运儿其实并不是什么好事 , 因为这是一场注定死亡的旅行 。
二、带着毒粮上天受当时的航天技术所限 , 莱卡乘坐的飞船并不能安全返回地球 。 为了减轻莱卡的痛苦 , 科学家在它的最后一顿晚餐里放了毒药 , 当它完成一周的飞行任务后 , 会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吃下含有剧毒的晚餐 , 然后安静地离去 。
1957年11月3日上午10点28分 , 承载着人类航天梦的“斯普特尼克2号”火箭 , 按照预定计划飞向茫茫宇宙 , 小狗莱卡也踏上了它的太空之旅 。 一周后 , 苏联官方向外公布结果 , 称莱卡在距离地球1600km的高空完成了任务 , 并在密封舱内毫无痛苦地离开了 。
三、惊人的真相这次“成功”的活体航天实验 , 不仅让苏联又压了美国一头 , 也为之后人类进入太空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经验 。 然而 , 四十多年后 , 一位曾经参与过“太空狗”项目的科学家却披露 ,
据这位名叫迪米特里的科学家爆料 , 莱卡体内曾被植入检测装置 , 可以随时知晓它的体征动态 。 数据显示 , 莱卡在火箭升空几小时后就死了 , 并非像官方所说的那样存活了一周之久 。 其真实死因也并非吃下毒粮 , 而是死于惊吓和高温 。
迪米特里称 , 当年所建造的太空舱质量不太合格 , 升空不久后温度控制系统就发生故障 , 无法有效抵御外界高温 , 舱内温度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升到了40℃ 。 不断增高的压力和温度 , 让莱卡受到了巨大的惊吓 , 导致它的心率比平时高出三倍有余 。
尽管受过训练 , 但莱卡毕竟只是一只狗 , 它除了害怕别无他法 。 最终 , 伴随着巨大的精神恐惧 , 因高温脱水导致器官衰竭的莱卡 , 痛苦地走完了生命的最后一程 。
四、后续虽然莱卡曾经只是一只平平无奇的流浪狗 , 但它为人类追寻太空梦做出了最伟大的牺牲 , 足以配得上“英雄”这个称号 。 为了感谢它 , 人们在莫斯科建了一座纪念碑 , 希望所有人都能记住它的故事 。
推荐阅读
- 当年“世界天眼”轰动一时,如今却成巨型垃圾场,到底经历了什么
- 杨利伟在太空听到“敲门声”,13年后谜底揭开,多亏他当时冷静
- 61年前,美国把一只黑猩猩送进太空,回来后却发现了不对劲
- 我国将建立“近地行星防御”体系?航天局证实,为了应对潜在危险
- 地球自转的能量是从哪里来的?地球悬在空中为何不会坠落?
- 一部科幻作品,到底怎么才配被称为“硬科幻”?
- 航天服发展极简史,美俄60年了搞出了4代,中国航天服水平如何?
- 疯狂的太空针:61年前,美国为何要向太空发射4.3亿枚太空针
- 长征九号2029年发射,一级并联由16发增至26发,不怕重蹈N1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