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最近 , 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表示 , 我国争取在“十四五”末期或者2025年、2026年实施一次对某一颗有威胁的小行星的抵近观测和就近撞击 , 试验改变它的轨道 。
实际上 , 不久前我就介绍过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院士的文章《近地小行星撞击风险应对战略研究》 。 里面提到100年内对地球威胁最大的小行星是直径约370米的编号99942小行星 , 名叫“阿波菲斯” 。 预测它会在2029年4月14日在距离地表3.1万公里处飞越地球 , 这个高度比地球同步轨道还低 。 它会在2068 年再次接近地球 , 撞击概率约为百万分之七 。 10年内威胁最大的是直径约18米的编号2016NL39小行星 , 预计在2030年6月30日距离地球12万公里处飞越地球 , 这个距离大约是地月距离的1/3 。 此外 , 超过98%的近地小行星尚未被人类发现编目 , 因此实际风险比已知的高得多 。
【中国的近地小行星防御系统要上线了!】
对小行星的在轨处置除了瞬间撞击之外 , 还有激光烧蚀、拖曳、引力牵引等长期作用方式 , 但都尚处于概念探索阶段 。 近年来 , 我的朋友、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李明涛、周炳红等人提出了“ 以石击石”、“末级击石”等加强型动能撞击防御方案 , 好比太空级别的弹指神通 。 这是少有的来自中国科学家的原创设想 , 引起了很多国际媒体的关注 。 2026年左右我国对小行星的撞击将采用什么方式?让我们拭目以待!
推荐阅读
- 杭州女子深夜参加饭局,刚入座没多久,就被同桌男子无情暴打
- 长相年轻的人,心都比较宽
- 物理学家开始寻找一直在寻求的量子辉光
- 研究:遗传因素对癌症并非已知的那么重要
- 相对论和量子论融合的“理想之地”
-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有啥优点?
- 比帝国大厦大两倍的小行星,将于近期飞掠地球,对地球有影响吗?
- 为什么蛇会把自己的腿进化掉,用肚子行走真的更具优势吗?
- 美国探测器,在土星环上发现了什么?为何有专家认为它是空间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