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导语:城市数字化转型将成为元宇宙的最大应用场景 , 技术变革正在拉开城市虚实之变的帷幕 。
由港股100强研究中心主办、财华社协办的“双循环时代的金融全球化”系列沙龙第九期“元宇宙:转型与重塑”于5月18日通过线上直播方式举行 。 本次活动特别邀请到香港科技大学计算媒体与艺术讲座教授、香港科技大学元宇宙与计算创意研究中心主任许彬发表以《抢滩元宇宙 , 重构新城市》主题的发言 , 以下为发言实录:
我今天要分享的是元宇宙对城市转型方面的影响 。 我从偏学术并且比较宏观的角度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
2021年10月 , 我们研究团队发了一篇较长的元宇宙相关的英文论文(查阅论文请点击“阅读原文”) , 在网络上已被浏览七八万次 , 大家如果对元宇宙感兴趣的话 , 可以去看看这篇文章 , 目前中英文版本的介绍PPT都有了 。
可能有些观众对元宇宙的概念理解不同 。 一说到元宇宙 , 有些观众就会想象是一个小说里的虚拟世界 , 大家戴上VR设备 , 进入虚拟世界去进行其他活动 , 另外有些用户可能会想到NFT和区块链 , 所以对于元宇宙 , 大家都有不同的看法 。 今天我要讲的是关于城市的 , 我自己对元宇宙的看法是趋向于真实的 , 也就是物理世界跟数字世界结合的元宇宙 。
我挺喜欢下面这张图(图一) , 表明了元宇宙是一个很大的转变 。 左边的图是说在2000年左右 , 互联网刚刚兴起时《纽约客》的一张图 , 在互联网上 , 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 , 意思是大家都可以用互联网 。 右边这张图是说在元宇宙里 , 你可以是一只猫 , 也就是每一个用户都可以用一个虚拟形象 , 过完全不一样的生活 。 中间这只小猫是我自己的小猫 , 我一早帮它注册了一个邮箱账号 , metakitty1@gmail.com , 可能是第一只进入元宇宙的实体猫 , 大家可以发邮件给它 。
(图一)
元宇宙可以怎样带来现实生活中的真正的变化呢?不只是玩游戏 , 当然游戏也是元宇宙中很大的一个运用 , 我们也想看看在日常生活中 , 元宇宙还会带来一些怎样的变化?刚才的嘉宾也提到很多城市在计划元宇宙 , 譬如上海计划把元宇宙融入十四五产业规划里 。 除了一些中国城市 , 韩国首尔会变成Metaverse Seoul , 把整个城市都放在元宇宙里面 , 包括首尔的一些景点都放在VR情景里面 , 还有一些已经不存在的譬如敦化门等也放在元宇宙里 , 重塑消失的景点 。 所以大家可以看到 , 不同的政府 , 大家都在抢谁是元宇宙的第一个城市 , 现在首尔说他们是元宇宙的第一个城市 , 他们不只是把一些景点 , 还把政府的一些办公程序 , 办公室都放进元宇宙 , 方便市民去元宇宙里面进行市民服务 。
我个人比较兴趣的是物理跟真实结合的原理 , 可以看到下图(图二)最左边的是一个物理世界 , 就是香港 。 我们提到的数字孪生就是把物理世界变成一个3D的数字模型 , 最后场景可能跟大家想象的又完全不一样 , 真实与虚拟结合的层次 , 它会提供更多功能给我们市民 。
(图二)
其中最初步的想法就是数字孪生 , 其实数字孪生就是我们把一个城市或者其他真实的物体建立一个三维的数字模型 , 然后好像下图(图三)一样 , 可能是一个城市的数字模型 , 有了这个数字模型之后 , 我们可以把一些城市规划都做到数字模型上去 。 譬如我们可以可视化不同的利益相关方的参与 , 还有一些基础设施的控制和数字城市的运营 。 如果我们有数字孪生 , 我们就可以在上面进行一些城市管理或运营的工作 。 这也取决于我们在城市里收集到不同类型的数据 , 没有数据的话 , 我们就不能建立起模型 。 通过这个简单的例子 , 我是想表达 , 其实现在的软件技术都很好 , 我们可以很容易通过港科大的一个大厅 , 可以用简单的手机做3D扫描 , 再加上建筑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 建筑信息模拟)的模型 , 可以很容易就建立一个数字孪生的环境 。
推荐阅读
- 独家|我们投出了MR独角兽,但劝你不要当“元宇宙创业者”
- 薛定谔的猫是什么意思?它比喻什么?薛定谔的猫通俗解释
- 问你在干嘛你说做核酸
- 同样是驯化的动物,兔子为何没有成为人类的主要肉食来源?
- 亚欧大陆最大的淡水湖竟然存在海洋生物,这些海洋生物是怎么生存的呢?
- 天宫空间站高度只有400公里,这里卫星非常密集,为何不飞高点?
- 研究发现:木星卫星木卫二上的滞留水,可能存在生命痕迹
- 明日三月廿七,白虎破火库,古人经验总结出四大特点,早看早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