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复|分成两半的严复:被误解的“天演”,被铭记的“富强”( 四 )


“呜呼!美矣!备矣!自生民以来 , 未有若斯之懿也 。虽文、周生今 , 未能舍其道而言治也!”
为何会如此呢?从某种意义上说 , 或许是因为严复对斯宾塞的学说太过了解 , 以至于他意识到这一体系庞杂的学说难以像进化论一样笼统概括 。而另一方面 , 他真正想要从中提取的精髓 , 只在于两点:一是人民作为组成社会(群)的有机体 , 唯有提高人民整体的素质 , 才能达成社会的总体进步 。所谓“至于其本 , 则亦于民智、民力、民德三者加之意而已 。果使民智日开 , 民力日奋 , 民德日和 , 则上虽不治其标 , 而标将自立” 。
另一方面 , 群学之所以谓之“群” , 乃是与进化论相辅相成 , 在这个弱肉强食为公理的世界上 , 个体的消灭在所难免 , 但是作为群的种族-国家却可以在竞争中得以长存 。因此 , 作为个体 , 在为了群体利益而提升自我素质的同时 , 也要时刻做好舍己为群的准备 。
严复|分成两半的严复:被误解的“天演”,被铭记的“富强”
文章图片

《世界进步之比较》 , 出自晚清《神州画报》 。
在《原强》刊发的十天后 , 严复发表的《辟韩》可以被视为对《原强》的进一步阐发 。但这一次 , 他径直将中国世代尊奉的君臣之道掀翻在地 , 严复指出民众本能自己相生相养 , 却被君主欺夺患害 。因此 , “君臣之伦 , 盖出于不得已也” 。中国之所以现而今不能弃君臣之伦的原因 , 只是“其时未至 , 其俗未成 , 其民不足以自治也” , 因此一旦人民足以自治 , 君主自然要被消灭 。而中国的情势 , 虽然因为民缺乏自治能力 , 不得已有君主 。
但“西洋之民 , 其尊且贵也 , 过于王侯将相;而我中国之民 , 其卑且贱 , 皆奴产子也”——暴横的主子驱使一群顺从的奴隶与西洋各国的公民竞争战斗 , “彼其民为公产公利自为斗也 , 而中国则奴为其主斗耳 。夫驱奴虏以斗贵人 , 固何所往而不败?”
如此看来 , 严复俨然是一位民治主义者 , 相信唯有提高民智、培育民德、抒发民力 , 依靠民众自治才能真正达到进化之境 , 在进化论宰制下弱肉强食的竞争大战中取得胜利 。
这固然是一个美好的理想 , 然而 , 我们却不得不提出这样的问题:谁来培育拥有自治能力高素质的民众呢?当这群各具才智德行的民众意见出现分歧时 , 又该最终听谁的意见呢?
严复无法想象一个个体拥有了聪明才智和美好的德行 , 却如同一盘散沙一样 , 不愿为国效力 , 参与到弱肉强食的竞争中去 。或许 , 在他看来 , 进化的结果就是人类走向和谐统一的大群——尽管后者可能也是他所意想未到的 , 因为那毕竟太过遥远 , 而眼前最重要的目标是富强 。
《论世变之亟》《原强》与《辟韩》可以说是严复开出的富强良方 。这三篇论说已然让其名声大噪 。但最终将严复的名字牢牢钉在近代史的万神殿中的那根金钉 , 乃是他在次年翻译完成的《天演论》 。
【严复|分成两半的严复:被误解的“天演”,被铭记的“富强”】分成两半的严复:被误解的“天演” , 被铭记的“富强”
天演
“物竞天择 , 适者生存 。”
《天演论》将这八字格言铭刻在几代中国人的脑海中 。以至于提及这本书 , 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这八个字 。在某种程度上 , 严复期望通过此书表达的理念 , 几乎已经在他发表的三篇论说《论世变之亟》《原强》与《辟韩》中阐发殆尽 , 特别是《原强》 , 几乎可以作为《天演论》的缩略版来阅读 。
对今天的读者来说 , 因为这本书的译笔太过古奥典雅 , 以至于除了专门的研究者外 , 几乎无人真正完整地阅读过这本书 。然而唯有精读 , 才能发现严复在这本译作中埋下的玄机 。
严复|分成两半的严复:被误解的“天演”,被铭记的“富强”
文章图片

《赫胥黎天演论》 , 慎始基斋版 , 这是严复亲自校订的《天演论》最完备的一个版本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