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卫生学复习重点( 二 )


◆公众成员平均剂量不超过下述限值:年有效剂量 , 1mSv;
◆特殊情况下 , 如果5个连续年的年平均剂量不超过1 mSv , 则某一单一年份的有效剂量可提高到5mSv;
◆眼晶体的年当量剂量 , 15mSv;
◆皮肤的年当量剂量 , 50mSv 。
3)慰问者:
◆对患者的慰问者所受的照射加以约束 , 使他们在患者诊断或治疗期间所受的剂量不超过5mSv 。
n◆探视食入放射性物质的患者的儿童所受的剂量限制 于1 mSv以下 。
9、 理解紧急行动干预水平
答:如果在2天以可有效防止10mSv , 可采取隐蔽行动 。
n 如果在7天以可有效防止50mSv , 可采取临时撤离 。
n碘防护的通用优化干预水平是100mGy(指甲状腺的可防止的待积吸收剂量) 。
10、 放射防护的目的和任务?
答:目的:防止确定性效应的发生、减少随机性效应的诱发 。
任务:既要积极进行有益于人类的伴有电离辐射的实践活动 , 促进核能利用及其新技术的迅速发展 , 又要最大限度地预防和缩小电离辐射对人类的危害 。
11、 理解放射卫生防护的发展经历 。 (叶文浪版本有)
答:
12、 什么是推定限值
答:根据一定模式从基本限值推导出的限值 。
13、 放射卫生防护的三项基本原则是什么 , 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答:三项基本原则:
(1)实践的正当性(是最优化过程的前提):辐射照射的实践对受照个人或社会带来的利益足以弥补其可能引起的辐射危害(包括健康危害和非健康危害) 。 利益>危害
(2)辐射防护最优化(是最优化过程的基本要求):在考虑了经济和社会因素之后 , 辐射实践过程中 , 保证做到将辐照保持在可合理达到的尽量低的水平 。 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利益 。
(3)个人剂量限值(是最优化的约束):
对于职业照射 , 它是一种源相关的个人剂量值 , 用于限制最优化过程考虑各种选择的围 。
对于公众照射 , 它是公众成员从任何受控源的计划运行中接受的年剂量的上界 。
对于医疗照射 , 剂量约束值应被视为指导水平 。
关系:实践正当化是防护最优化的前提 , 个人照射限值是最优化剂量的约束条件 。
能把个人剂量限值直接作为防护设计和人员工作安排的依据 。
14、 对放射防护最优化(ALARA)的理解 , 放射防护设计和人员工作安排的依据 。
答:放射防护最优化(ALARA):用辐射防护最优化方法 , 使在一项已判定为正当并已准予进行的实践中 , 个人剂量的大小、受照人数、以及不一定受到但可能遭受到的照射 , 全部保持在可合理做到的尽量低水平的原则 。
放射防护的生物学依据:确定性效应;随机性效应;胚胎或胎儿在子宫受照射的辐射危险 。
工作安排的依据:放射防护最优化 , 最优化的依据是剂量约束值 , 不能把个人剂量限值直接作为防护设计和人员工作安排的依据 。
15、 几个重要的辐射防护的国际机构
答: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
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UNSCEAR)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
16、 ICRP推荐的放射防护最有用的判断方法是什么?
答:直观分析法、多因素分析法、代价利益分析法(最常用最有效)、决策分析法 。
17、 X射线通常用的屏蔽厚度计算的方法
答:主屏蔽要求2mm铅当量――15cm的混凝土或25cm实心砖的屏蔽体厚度 。
注意:楼上楼下、门窗、来自患者身体的散射;对于患者非检查部位的屏蔽 。
18、 医用放射源事故原因及预防对策?
答:(易发事故及其发生率⑴密封源丢失和源泄漏事故:事故数60 %;⑵人员受到过量照射事故 。 )
事故原因分析:
⑴辐射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70%;
⑵违规操作:专业知识、操作规程等;
⑶安全连锁装置功能故障;
⑷辐照装置传输源的机械系统故障 。
事故预防对策:
⑴建立健全辐射安全管理制度;
⑵操作人员接受岗前培训;
⑶定期检验和维护安全连锁装置的功能;
⑷调试和检查直线加速器时应注意安全防护;
⑸确保辐射警示系统功能正常可靠 。
19、 密封源的分类方法
答:按密封源的辐射类型:α辐射源、β辐射源、低能光子源、γ辐射源、中子源
按几何形状不同:点状源、线源、平面源、圆柱源
按活度不同:检验源、参考源、标准源、工作源
按用途不同:辐射探测器刻度(校正)源、放射性探井源、工业照相源、辐射仪表源、离子发生器用源和γ辐照装置用源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