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卫生学复习重点( 六 )


50、 固体放射性废物的隔离期
答:中低放射性固体废物的≥300年;高放射性固体废物和α放射性核素≥1万年 。
51、 理解放射性工作人员的培训
答:1)放射工作人员必须接受放射防护培训;2)由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可的放射卫生防护技术单位举办;3)上岗前培训时间一般10天;4)上岗后每2年复训一次 , 复训时间不少于5天 。
52、 就业后定期医学检查的频次 。
答:甲种工作条件者 , 每年全面检查1次;乙种工作条件者 , 2-3年全面检查1次
53、 什么是放射性工作人员证 , 熟悉放射性工作人员证的日常管理 , 放射性工作人员的健康检查(包括就业前 , 及就业后定期健康检查)
答:放射性工作人员证:1)从事放射性工作的资格凭证;2)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申请;3)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核批准后颁发;4)持证后方可从事所限定的放射工作 。
日常管理:1)复核:1年/次 , 换发:5年/次 。 2年未复核 , 需重新办证 。 2)如从事限围外放射工作 , 须办理变更手续 。 3)调离:30日向发证部门注销并交回放射性工作人员证 。 4)遗失放射性工作人员证 , 在30日持单位证明 , 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补发 。
健康检查:1)就业前:目的是判定拟参加职业照射人员是否具备承担职业照射工作的健康条件 , 为其就业后的定期健康监护或事故后的医学检查提供对照 。 就业前未经全面医学检查或检查不合格者 , 不得从事放射工作 。
2)就业后:目的为保证职业工作人员能适应他们所承担的工作任务 。 定期医学检查不合格者 , 视其严重程度 , 暂时或永久停止放射性工作 。
54、 个人剂量管理
答:(1)必须建立个人剂量档案:如工作调动 , 随本人转给调入单位;脱离放射工作后继续保存20年;
(2)工作期间必须佩戴个人剂量计 , 测读周期30天 , 但最长不得超过90天;
(3)个人剂量监测由省级及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技术单位负责 , 监测结果及时通知所在单位 , 单位应将监测结果抄录在放射性工作人员证;
(4)进入控制区及参加应急处置的放射性工作人员 , 须佩戴个人剂量计和报警式剂量仪;
(5)对操作开放型放射源的工作人员 , 摄入量可能超过年限值的1/10时 , 应开展摄入量监测;
(6)受照剂量高于年剂量限值的3/10时 , 查明原因 , 并采取改进措施;
(7)受照剂量>年剂量限值时 , 应对受照人员的器官剂量和全身剂量进行估算 。
55、 职业人员受照剂量分别高于年剂量限值的多少时 , 需展开摄入量监测或需查明原因 , 采取改进措施
答:受照剂量高于年剂量限值的3/10时 。 对操作开放型放射源的工作人员 , 摄入量可能超过年限值的1/10时 。
56、 活度、剂量当量、当量剂量、有效剂量的国际单位、国际单位的专有名词 。 αβγ射线的特性(穿透性等) , 以及该用何种防护器材进行防护?
老师强调要注意区别国际名称和国际地位的专有名称 , 专有名称是国际地位的名字 , 如:J·kg-1是一个国际单位 , 它的专有名称叫戈瑞(Gy)
答:活度:一定量的放射性核素单位时间发生衰变的原子核数 。
SI制:1贝克(Bq)=1次·s-1;1Ci = 3.7X1010q
剂量当量:1)照射量:X=dQ/dm;专用单位:伦琴(R)
照射量只对空气而言 , 只适用于X或γ射线 。
2)SI制单位:J·kg-1 , 专用名称:戈瑞(Gy);专用单位:拉德(rad) 1Gy=100rad
反映被照介质吸收辐射能量的程度 , 适用于任何类型的电离辐射
当量剂量:某一组织或器官的平均吸收剂量按辐射权重因子加权的量 。
SI制单位:J·kg-1 , 希沃特(Sievert Sv)
有效剂量:组织或器官被组织权重因子加权后的当量剂量 。
SI制单位:J·kg-1 , 希沃特(Sievert Sv)


添加图片注释 , 不超过 140 字(可选)

防护器的选择:α射线常用10cm空气薄玻璃板、外科手套、衣服、纸、生物组织的表皮 , 重点不让其进入人体造成照射;β射线常用铝片、衣服、有机玻璃;γ射线的穿透力强 , 常用水、砖、混凝土、铝、铁、铜、铅、钨、贫铀 。
57、 带电粒子和中性非带电粒子和物质相互作用的方式
答:带电粒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电离、激发、散射、韧致辐射、吸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