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卫生学复习重点( 四 )


⑶手术后的手术室应进行辐射监测和去污 , 敷料、覆盖物等其他物件的污染情况 , 无法去污的物件作为放射性废物收集 , 待处理 。
29、 核医学科给药误差应小于多少
答:给药误差不能超过±5%。
30、 核医学诊断治疗中给药失误的应急处理原则?
答:失误:错误用量――多或少;用错患者 。
应急处理原则:
⑴阻吸收:催吐、络合以及封闭要害器官等;
⑵加速排出:催吐、利尿等;
⑶确定体滞留量:收集和检测排泄物;
⑷会诊;
⑸告知并采取措施以免无辜者被照;
⑹上报 。
31、 少许放射性物质洒落时 , 应该如何做
答:(1)液体 , 以吸水纸吸干;粉末 , 以湿抹布清除 。
(2)以清水湿抹布仔细清洗 , 由外而 , 呈螺旋形 , 防止污染扩散 。
(3)一般清洗3次左右即可 , 若效果不明显 , 可使用去污剂 。
32、 放射性药物操作的防护要求
答:?有放射性药物应操作专门场所 。
? 给药用的注射器应有屏蔽 。
?放射性药物应在衬有吸水纸的托盘操作 。
?工作人员应穿戴个人防护用品 。
? 放射性碘化物操作应在通风橱进行 , 操作人员应注意甲状腺保护 。
?在控制区和监督区不得进食、饮水、吸烟 , 存放无关物件 。
?为体外放射免疫分析目的而使用含3H、14C和125I等核素的放免药盒可在一般化学实验室进行 , 无需专门防护 。
? 操作后离开工作室前应洗手和作表面污染监测 , 如污染水平超限值 , 应去污 。
?从控制区取出任何物件都应进行表面污染水平监测 。
?生产和操作放射性核素或药物的通风橱 , 在半开的条件下风速不应小于1m/s 。
? 排气口应高于附近50m围建筑物屋脊3m , 并设有活性炭过滤装置或其他专用过滤装置 , 排出空气浓度不应超过有关限值 。
33、 医疗照射过程中 , 辐射防护的重点人群
答:病人、病人的陪护者
34、 X射线是谁发现的 。
答:伦琴 。
35、 医用X射线诊断检查中对患者的防护措施?以及一般技术上可以采取的措施的理解
答:减少患者受照剂量的措施:医务人员职责;减少不必要的照射;在一般技术上可以采取的措施;特殊X线检查中可采取的措施;改造旧X线机的防护条件;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
一般技术上可以采取措施的理解:
1)提高线质 , 增加透射比以降低皮肤剂量;2)控制照射野并准直定位;
3)器官屏蔽;4)控制焦-皮距和焦点与影像感受体的距离;
5)减少散射辐射剂量;6)使用高效增感屏;
7)控制并记录照射时间;8)正确处理感光胶片可以减少重复摄片率 。
36、 X射线申请和摄片医生的职责
答: 申请医生的职责:
提出申请之前 , 确认从其他临床检验和检查中都不能获得必要的诊断信息;
结合临床指征提出X线检查申请;
尽可能与放射科医生商量;
清楚地填写申请单 , 说明患者的基本情况 , 指出检查的目的 。
摄片医生的职责:
与建议医生商量 , 取得最优化效果 。
根据建议医生提出的临床症状 , 对拟施行的X线检查是否合理以及采用的技术提出意见 。
首选对患者危险最小的方法 , 如摄片与透视 。
X线检查的程序因每个患者的情况不同而异 。
X线检查操作人员应十分熟悉电离辐射的物理性质和辐射损伤效应 。
37、 控制可行的最小照射野并准直定位的作用
答:⑴减少患者受照剂量;⑵提高影像质量;⑶避开患者要害部位 。
38、 放射诊断过程中 , 应防护的重点人群
答:患者(特别注意孕妇、儿童) 。
39、 肿瘤放疗科工作人员的类型及各自的工作职责;
答:放射肿瘤学医师:职责是临床医师 , 其使用的手段是放射线 , 必须全面且独立对病人负责 。
放射治疗物理师:职责为放射治疗设备校准、验收、维护 , 剂量数据测量 , 剂量计算规程 , 协助制定放疗方案的剂量 , 并提出剂量学建议等 。
放射治疗技术员:职责为治疗实施过程、治疗设备的使用等 。
40、 射线能量超过多少能引起感生放射性?加速器产生的感生放射性如何防护 。
答:超过10MeV , 就会产生非常明显的感生放射性 。
防护:1)室强制性通风(气态放射性核素、化学毒物);2)尽可能减少在加速器室滞留时间 , 或停机10分钟后再进入机房(短半衰期核素多);3)穿戴防护衣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