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治疗方案:吉非替尼联合化疗


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治疗方案:吉非替尼联合化疗


在2022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 , 研究人员公布了一项III期随机对照试验 , 旨在评估第一代EGFR-TKI吉非替尼联合化疗在EGFR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
有研究表明 ,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联合化疗在EGFR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显示出改善的临床结果 。
【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治疗方案:吉非替尼联合化疗】吉非替尼是一种口服EGFR-TKI , 通过抑制EGFR受体酪氨酸的自体磷酸化 , 进一步抑制下游信号传导阻止EGFR依赖的细胞增殖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 其适用于具有EGFR基因敏感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 。

商品名:Iressa(易瑞沙)
通用名:gefitinib(吉非替尼)
靶点:EGFR
美国首次获批:2003年
中国首次获批:2005年
获批适应症:非小细胞肺癌
规格:250mg*10片
推荐剂量:每次250mg , 每日1次 , 口服 , 空腹或与食物同服 。
是否医保:已入医保
储存条件:30℃以下保存
临床数据在中国的六个中心筛选出初治、确诊脑转移和EGFR敏感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 符合条件的患者被随机分配(1:1)接受吉非替尼联合化疗或吉非替尼单药治疗 , 直至出现颅内进展性疾病、不可接受的不良反应或任何死亡原因 。
试验的主要终点为颅内无进展生存期(iPFS) , 次要终点为PFS、总生存期(OS)、颅内客观缓解率(iORR)、总体ORR和安全性 。
2017年1月至2021年6月期间 , 共纳入了161例患者 , 其中80例患者接受吉非替尼联合化疗治疗 , 81例患者接受吉非替尼单药治疗 。
该试验的中位随访时间为18.2个月 。 吉非替尼联合化疗治疗组 VS 吉非替尼单药治疗组的颅内中位颅内无进展生存期(iPFS)为15.6个月 VS 9.1个月(HR为0.36 , 95% , 置信区间:0.25-0.53 , P<0.001) 。
此外 , 吉非替尼联合化疗治疗组 VS 吉非替尼单药治疗组的颅内客观缓解率(iORR)为85.0% VS 63.0%( P=0.002) 。
在所有患者中 , 吉非替尼联合化疗治疗组 VS 吉非替尼单药治疗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16.3个月 VS 9.5个月(P<0.001);总客观缓解率(ORR)为80.0% VS 64.2%(P=0.035) 。
吉非替尼联合化疗治疗组 VS 吉非替尼单药治疗组的中位总生存期(OS)为35.0个月 VS 28.9个月(HR为0.66 , 95% , 置信区间:0.42-1.03 , P = 0.065);3年OS率为47.4% VS 24.9% 。
数据截止时 , 50.3%的患者((吉非替尼联合化疗治疗组35例 , 吉非替尼单药治疗组46例))死亡 。
在安全性方面 , 3级或更严重的不良事件在吉非替尼联合化疗组更常见(40.0% VS 21.0% , P=0.010) , 但大多数是可管理的 。
小结在未经治疗的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中 , 与吉非替尼单药相比 , 吉非替尼联合化疗明显改善颅内PFS、总体PFS和OS 。 因此 , 吉非替尼联合化疗可作为这类患者的首选一线治疗方案 。
参考来源:
https://ascopubs.org
【重要提示】所有文章信息仅供参考 , 具体治疗谨遵医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