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这些水有强碱性 , 可能路过的骆驼都不会喝 , 一般来说沙漠中出现寸草不生的湖泊 , 水多半都不能饮用 。
【美国卫星曾有重大发现:中国内蒙古有“沙漠之眼”!成因是个谜团】
死气沉沉的湖泊两岸
科学家认为 , 如此高的矿物质含量说明 , 水并非天上而来 , 极有可能是途经地层而携带了大量钙元素 , 因为自然界中的钙元素大部分集中在岩石里 , 以碳酸盐的形式存在 。
这些沙漠之眼的矿物质是水渗透到地表的时获得的 , 而在沙漠之下的地下水 , 则不含这些强碱钙质 。
果不其然 , 就在美国NASA发现沙漠之眼的同年 , 在阿拉善沙漠地区发现了8口泉眼 。
巴丹吉林沙漠是阿拉善沙漠的主体 , 这些似乎能说明沙漠之眼是由于地下水渗透到地表土所形成的 。
湖水析出盐碱
可是关于地下水的来源 , 科学家们又产生了多种说法 , 有人依然认为起源于祁连山 , 是一条地下暗河 。
有人认为 , 巴丹吉林沙漠离黄河并不远 , 很有可能是河流通过河床渗透出了一部分水 , 流到了巴丹吉林沙漠 。
科学家还认为 , 这100多个湖泊它们的水源来历 , 很有可能大不相同 。
这100多个湖泊之中 , 并非每一个沙漠之眼都是剧毒无比 , 有些沙漠之眼四周长出了植物 , 甚至有骆驼前去饮水 , 这说明它的水质是达标的 。
沙漠之舟骆驼
科学家们提取了这些周围有生机的湖泊的湖水 , 经过化验发现 , 这竟然是一种极其优质的矿泉水 , 里面含有锶元素 。
著名的长寿之乡广西巴马当地人所饮用的山泉水中同样含有锶元素 , 被认为是长寿之水 。
虽然关于沙漠之眼的来历仍然没有明确的说法 , 但不可否认沙漠的地下水解决了该地区的用水问题 , 为之后治理沙漠提供了宝贵的水资源 。
有些湖泊水草丰美
沙漠之景这些沙漠之眼成为了巴丹吉林沙漠独特的景色 , 每年有上万名游客从世界各地涌来 , 为的就是一睹沙漠之眼的风采 。
在巴丹吉林沙漠景色不止于此 , 这里的沙丘是全球沙漠之中最高的 , 比如巴彦诺尔、吉诃德沙山的高度都在450米以上 , 甚至超过了很多地面建筑 。
其他沙丘的平均高度也在200到300米之间 。 此外由于独特的沙丘结构以及风向 , 造就了巴丹吉林沙漠的鸣沙现象 , 游客们可以在泥沙附近倾听自然的声音 。
湖边的山丘
此外由于巴丹吉林沙漠位于内蒙古高原 , 纬度较高 , 冬季的时候有一定概率下雪 , 一部分沙漠之眼结冰 , 从卫星地图上看 , 结了冰的沙漠之野更像一颗注视着人的眼睛 。
NASA卫星当初拍摄的照片是在10月份 , 由于部分湖水已经结冰 , 所以照片才会给人震撼的感觉 , 让NASA的工作人员们顿时惊呼密集恐惧症犯了!
巴丹吉林沙漠的湖水结冰了
沙漠治理吉林沙漠含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以及地表水资源 , 虽然地表水资源有一部分不可饮用 , 但总体来说巴丹吉林沙漠周围并不算是绝对干旱的地方 。
因此国家有意向合理运用这些地下水进行绿化行动 。
毕竟我们依靠纯人工之力让毛乌素沙漠从这个世界上消失 , 那么我们也能依靠巴丹吉林沙漠的水资源 , 从最外边收紧 , 逐渐缩小沙漠面积 。
毛乌素沙漠的前世今生
从21世纪开始我国积极实施退耕还林、退沙还林等一系列政策 , 还提出了“绿水青山才是金山银山”的口号 。
在这20多年的时间里我国成为了地球上唯一森林覆盖率正增长的国家 , 与坐拥亚马孙雨林的巴西形成鲜明的对比 。
巴西仗着自己拥有全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亚马孙 , 每年疯狂地砍伐树木 。
他们如此粗暴地对待亚马孙雨林 , 原因有两个 , 一个是为了获得木材出口 , 另一个则是空出来的土壤可以进行种植业和畜牧业 , 这两个产业都是巴西地经济支柱 。
亚马孙雨林被破坏
据统计 , 亚马孙雨林每天都在以30个足球场面积的速度缩小 , 这样下去在本世纪末到下个世纪初 , 亚马孙雨林很有可能消失 。
与此同时 , 我国的沙漠也在以每年足球场面积的大小消失 , 卫星地图从土黄色变为了绿色 。
卫星地图变绿的还有印度 , 不过那些绿色不是森林覆盖率 , 而是他们的耕地 。
这说明印度将大量的森林变为了耕地 , 并没有起到稳固水土的作用 。
我国退耕还林
由此可见 , 绿化工程的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 我国却持之以恒地坚持了20余年 。
推荐阅读
- 可重复使用航天器第二次发射,又成功了,中国版X37B到底有多牛?
- 越来越多的太空碎片坠落到地球,砸到人的几率到底有多大?
- Artemis重返月球第一次任务,额外目标全解析
- 距今2亿年!西昌发现古老物种“仙女虾”专家:比恐龙还古老
- 埃隆-马斯克将数千颗卫星射入轨道的真相
- 直播预告|科普中国星空讲坛8月6日首播
- 涌入太空的太空垃圾,有种清理的办法?
- 俄罗斯正在研发新型激光器,可以让卫星“闪瞎”!到底有多厉害?
- 异质空间建构:平行宇宙电影,意识空间电影,意识空间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