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皆微尘,如何度一生?


你我皆微尘,如何度一生?


文章图片


你我皆微尘,如何度一生?


文章图片


你我皆微尘,如何度一生?


文章图片


01

王小波说 , 我希望自己是一颗星星 , 如果我会发光 , 就不必害怕黑暗 。 如果我自己是那么美好 , 那么一切恐惧就可以烟消云散 。
一颗流星划过幽暗的夜空 , 片刻闪耀 , 短暂绚烂 , 坠入星河 , 永归于深海般的岑寂 , 正如生命的本质 。
在这样的深邃和广袤里 , 人类渺小如峡谷中的小小青冢 , 静默在岁月长河的深渊里 。
人类渴望仰望星空 , 因为浩瀚天际的遥远神秘和无尽可能;人类也惧怕直视苍穹 , 因为它衬托出人类存在的有限和生命的短促 。
人的一生 , 不过三万天左右 , 遥望无垠悠长的宇宙 , 我们只是其中的一粒微尘;当生命结束的那一刻 , 一切灰飞烟灭 , 不叹曾经的绚烂还是平淡;想到无论我们做什么 , 最终都会化为空无 , 多么残酷又令人绝望!
我们的存在又有什么意义?
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之中 , 人就是一粒微不足道的尘埃 。 把自己当作宇宙中的一粒微尘 , 归隐于自然大境之下 , 就会看到自我的渺小 , 于自化之间产生敬畏之心 , 滋生崇敬之情 , 才不会肆无忌惮地放纵 , 目无一切的夜郎自大 。 生而为人 , 本当是一粒微尘 。
在宇宙面前 , 人是渺小的 。 在宇宙大境之下 , 见证着人类的发展 , 世事的沧桑 , 历史的变革 。 然而 , 在宇宙面前 , 人又是伟大的 , 人类用自己的双手改造自然 , 用思想和智慧去探索人类的过去、思考人类的现在、畅想人类的未来 。
02

在过去、现在与未来中不懈地求索 。
法国著名思想家帕斯卡尔说 , 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 , 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 。 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来才能毁灭他;一团水蒸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 。 然而 , 即使宇宙毁灭了他 , 人却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更高贵;因为他知道自己会死去 , 知道宇宙所超过他的优势 , 然而 , 宇宙对此却一无所知 。
人因思想而伟大 , 因觉知而通透 。
思想在于创造 , 觉知在于发现 。 思想因创造而深邃睿智 , 觉知因发现而深刻了然 。 知其然而不懈怠不悲观 , 知其所以然愈加珍惜 , 不枉然虚度 , 这正是伟大之处的意义所在 。
在宇宙面前 , 人是神秘的 , 人把宇宙置于渺小的人之下把玩;在人面前 , 宇宙是透明的 , 尽管还有许多未知之谜 , 但是在人类创造与发现中 , 变得越来越清晰明了 。
《与神对话》的作者尼尔·唐纳德·沃尔什认为 , 生活在于创造 , 而不是发现 。 因为发现只是简单的复制与模仿 , 而创造是赋予新的意蕴和内涵 。
穿老鞋走老路看不到新的风景 , 嚼别人吃过的馍索然无味 。
有了创造才会有丰富多彩的生活 , 当然 , 发现也未尝不可 , 在发现的基础上再加以创造 , 那将会是锦上添花 。 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生活 , 才会成就不一样的人生 , 那也一定是更加有意义的值得过的人生 。 创造与发现是有着本质区别的两条路 , 它们所带来的人生体验和生存状态却截然不同 。
03

人生始终是在上扬的 , 走到一定阶段以后就会实现一个转向 , 这个转向是由内而外的 , 由表及里的 , 是自愿自觉的 , 自我体认的 。 它不一定是向上突破 , 或者是向外延伸 , 但是它一定是改变的 。
创造需要静下来 , 深入地思考 。
当一个人静下来的时候 , 回顾一下做过的事情 , 认识的一些人 , 是不是值得自己去做 , 是不是有意义 , 是否还有必要继续维系或者做下去 。 即使对一些问题的思考和判断 , 很纠结 , 找不出答案 , 也不必灰心丧气 。 有思考、有省察的人生才是值得过的人生 。
在现实中 , 许多事情都是虚幻的 , 但是却不得不面对无意义的选择坚持下去;面对自己内心的时候 , 一些事情才是真实的 , 但是却没有勇气去接受或者改变 。 外在的虚幻与内在的真实往往冲突不断 , 这既是一种矛盾和纷争 , 惊扰与纠葛 , 也是一种挣扎和抗争 , 一种妥协和退让 。
面对这样的抉择的时候 , 人是很难实现利弊得失的平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