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微/纳米尺度三维制造的双光子光刻: 综述(2)( 五 )



图35 a)聚合物参考和(底部)掩蔽结构的电子显微照片 。 (b)结构的相应FIB切口 。 (右)照明波长范围为500至900 nm的光学显微照片 。
2013年 , Buckmann和他的团队通过他们新颖的“浸入式”3D DLW技术 , 利用五模超材料进行了机械隐身 。 实现了基于核壳的弹性机械斗篷的实验演示 。 如图36所示 , 该结构由三个关键部件组成 。 该结构的宏观体积为2 mm3 , 具有1024个面心立方晶胞 , 晶格常数为125μm 。 制作了三种结构:1)没有作为参考的核壳刚性壁 , 2)具有均匀各向同性B/G比~120的核壳壁 , 以及3)由核壳、均匀各向同性环境组成的隐身结构 , 其中两个区域的B/G~908位于核壳壁附近 , B/G ~120远离壁 。 最后 , 使用硬硅图章从顶部对这些结构进行压缩加载 , 获得的结果成功地显示了弹性“不可测性” , 如图37中的曲线图所示 。

图36 a)五模机械超材料 , 具有由柔性均质各向同性聚合物材料包围的刚性核壳元件 。 b)核壳元件附近环境的放大视图 。

图37(左)a)没有核壳元件的参考结构 。 b)具有刚性空心半圆柱体(障碍物)的参考结构 。 c)具有核壳元件和规定的变化环境的隐身结构 。 (d-f)(c)的放大视图 , 其尺寸分别为离周围较远和较近的尺寸 。 (右)当从顶部受到压缩载荷时 , 隐形结构的光学照片 。
7.结论和未来方向
这篇综述向读者介绍了基于称为双光子光刻(TPL)的非线性光学过程 , 使用飞秒激光进行微结构的真实三维制造 。 TPL具有高度的制造纳米级特征的能力 , 已被证明是多种材料三维微加工的必要技术 , 可用于多种应用 , 如组织工程、三维支架、药物递送、仿生学、微电子和超材料 。 如前所述 , 通过将某些技术与TPL相结合 , 如空间光调制器(SLM)、数字微镜器件(DMD)和微透镜阵列(MLA)的使用 , 可以实现更高的分辨率和可扩展性 , 并为工业化铺平道路 , 到目前为止 , 工业化仅限于研究实验室 。 此外 , 在未来 , 根据需求 , 通过集成各种加法和减法技术 , 可以将第三方物流扩展到厘米范围之外 。 此外 , TPL是满足高尺寸精度和真实3D制造需求的唯一技术 , 它可以在数据存储、波导和太赫兹应用的超材料未来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 。 第三方物流在功能性非结构材料(即电子材料、储能材料)的制造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研究人员感兴趣的另一个领域是纳米尺度的多材料制造 。 将几种具有不同机械、光学和电学性质的材料整合到单个纳米结构中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 目前没有证据表明通过TPL进行多材料制造 。 然而 , 随着最近的进步 , TPL在纳米尺度上同时调整组成和结构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 这在光子学、电磁超材料、机械超材料和生物材料领域具有革命性意义 。
来源:Two-photon lithography for three-dimensional fabrication in micro/nanoscale regime: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ptics & Laser Technology doi.org/10.1016/j.optlastec.2021.107180
参考文献:V.R. Manfrinato L. Zhang D. Su H. Duan R.G. Hobbs E.A. Stach K.K. Berggren Resolution Limits of Electron-Beam Lithography toward the Atomic Scale Nano Letters 13 (2013) pp. 1555-1558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