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滕州市岗上遗址南区墓地出土的部分陶器 。 图/国家文物局
越来越多的新发现 , 让当代考古学家反思旧学说 。 虽然很多遗址没有文字或青铜器 , 但如此宏伟的城址、如此明显的阶级分化、如此高超的生产技术、如此高度的社会动员能力……竟不能称之为文明?何况玛雅文明没有冶金术 , 印加文明未使用文字 , 哈拉帕文明也无文字 , 却都被西方承认为文明 。 王巍在探源工程中特意立了一个小课题 , 探究“文明三要素”是怎么来的 。 结果发现 , 是西方在两河流域和埃及考古中提炼出来的——那正是全球现代考古学的发轫之地 。 拿着两河和埃及的尺子丈量古代中国 , 必然出现不适 。 中国考古学者开始尝试提炼更具普适性的文明标准 。
某种程度上 , 寻找文明起源 , 并不是一个寻找既定答案的过程 , 而是一个阐释观点的过程 。 这不是一道填空题 , 而是论述题 。
2018年5月28日 , 国新办召开发布会 , 探源工程专家组发布了判断进入文明社会的四条标准——生产力方面 , 农业和手工业有相当程度发展;社会明显分化;出现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城市;王权 。 这四条标准 , 很大程度上是从良渚古城的考古发现中提炼出来的 。
“考古的结果 , 不同的人还是会有不同看法 , 永远会有(不一致) 。 顶多在某些问题上取得了比较多的共识 , 而且这个共识说不定哪天就瓦解了 。 ”赵辉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 例如关于良渚是不是国家 , 很多学者依然是有所保留的 。 “人家不说话 , 别以为大家都同意了 , ”他笑笑 , “人文科学就是这样 。 ”
后来 , 国内学者又陆续提出一些观点 , 与这四条标准多有重合 , 国家、城市、王权、社会分化等成为基本共识 。
新的标准解决了“文明”问题 , 但“起源”问题又浮现了出来 。 何谓起源?8000年前 , 河南舞阳贾湖遗址的先民就已经种植水稻、饲养家猪、酿酒、制作绿松石器 , 还发明了可以演奏音乐的七孔骨笛 , 这难道不是某种程度上的文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 我们区分了起源和形成 。 ”王巍总结了他对中华文明起源、形成与早期发展的认识:中华文明距今万年奠基 , 8000年起源 , 6000年加速 , 5000多年进入文明社会 , 4300年中原崛起 , 4000年王朝建立 , 3000年王权巩固 , 2200年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 。 按照这一观点 , 中华文明于5000多年前形成 , 而起源 , 则可以追溯到8000年 。
“五千年中华文明”观念的流传 , 很大程度上源于1979年出版的国民儿童读物《上下五千年》 , 涵盖了盘古开天等神话传说 。 再往上追溯 , 孙中山时代是5000年文明之说的发端 , 中华民国成立后改用阳历 , 以“黄帝纪元4609年11月13日”为民国元年元旦 。 四舍五入 , 5000年之说是以并无依据的黄帝纪元计算得出的 。 为什么最后科学实证的中华文明形成历史 , 恰恰就是5000年?赵辉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 考古材料就是这么告诉我们的 。
探源工程第五阶段已经进入中期 , 依然在距今5500年至3500年的两千年内深耕 。 王巍觉得未来应该往起源阶段再上溯 , 上到8000年 , 下到距今2800年 , 也就是西周晚期——多元一体格局和礼制达到完备的时代 。 空间的拓展 , 以长江和黄河流域为主 , 也应该考虑将东北、西北、东南、西南都囊括进来 。
【“上下五千年”如何被科学证实?400多位学者,20年心血】追问还在继续 。 为了一个持续百年的迷惘 , 400多位学者集结 , 倾注20年探寻 , 在5000年的土壤里寻找线索 , 努力回答那个古老的问题:我们何以成为我们?问题代代相传 , 不同的是 , 由于手握前所未有的工具 , 我们从未如此逼近答案 。
推荐阅读
- 考古学家为啥害怕发现鸡蛋?一颗小小的鸡蛋,会有什么危害吗?
- 一个不属于地球的,失落的外星文明?来自尼比鲁星球的苏美尔人!
- 未解之谜: 世上真有长翅膀的人类,会飞的人类真的存在吗?
- 古埃及人就拥有电照明技术?巴格达电池是否是史前黑科技?
- 跟不上全球升温的企鹅,会“灭绝”吗?
- 一次失败的探月,将地球最顽强的生物留在了月球上,它们活下来了吗
- 世界上最古老的庙: 哥贝克力石阵几个有趣的事实
- 秘鲁山脉发现数千个神秘洞穴,疑似外星生物所为
- 你见过一只眼的人吗?山海经中的神秘国度,独目人或许真实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