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编者按:“为什么会有大灭绝?”是科学家一直在讨论的问题 , 也被认为是当前最具挑战性的科学前沿问题之一 。
在原初生命诞生之后的三十多亿年里 , 发生过无数次灭绝 。 学者们凭借着蛛丝马迹 , 探寻着这些大灾难背后的秘密与规律 。 1982年 , JackSepkoski与David M. Raup天才般地采用统计方法研究了地质历史时期的生物种类变化 , 于是 , 有了古生物圈子人尽皆知的“Big five”(也就是著名的五次生物大灭绝)——奥陶-志留纪大灭绝、晚泥盆世大灭绝、二叠-三叠纪大灭绝、三叠-侏罗纪大灭绝 , 以及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 , 白垩-古近纪大灭绝 。
Big five 的首秀[1
这些事件分别摧毁了当时地球上85%、70%、96%、75%与75%的物种 , 引发了能够改变地球整体形貌的巨大变化 。 当然 , 这些数字并不能让我们直观地体会到这些灾难来临时的状况 , 就像现在 , 虽然我们正在处于一次巨大的灭绝事件当中 , 但这无法让我们直观地理解消亡本身 。
所以我们今天不去谈那些过往的 , 如史诗和传说一般的大灭绝事件 。 我们今天聊一个在地质历史时期微不足道的 , 小型的灭绝事件——当然 , 虽然它没有导致末日一般的灾害 , 但是它依然极其重要 , 甚至在事实上 , 它比任何一次灭绝事件都与我们更加息息相关 。
让我们回到5550万年前 , 这距离上一次大灭绝事件(白垩-古近纪大灭绝)1000万年左右 。 在那一个春夏之交 , 天使吹响了长号 , 燃烧着的陨石从中天坠落 , 焚尽了世间的一切 , 白昼晦暗 , 星月无踪 。 陆地、海洋与天空的主宰者彻底消亡 , 只留下断壁残垣 , 等待后来者慢慢拾捡 。
直径180公里的希克苏鲁伯陨石坑 。 影像来源:NASA/JPL-Caltech
不过在灾难发生1000万年之后 , 这个世界又重新恢复到一派欣欣向荣之中:哺乳动物迅速辐射 , 发展出了多种多样的类型;爬行动物依旧统治着许多地方 , 继承着来自中生代的家业;辐鳍鱼纲开始主宰海洋 , 它们与新产生的造礁生物一起构建了浅海的生态环境;甚至孑遗下来的鸟类也占据着广泛的生态位 , 巨大的冠恐鸟(Gastornis)游走在大地上 , 似乎在追忆先祖的荣光——一切都繁盛不已 , 连带着彻底崛起的被子植物——在这个新世界 , 大型的植食性哺乳动物还没有登场 , 尽管种类稀少 , 但茂密的森林还是满满当当地覆盖着大陆 , 几乎没有留下一点空地 。
就在这一片繁盛景象之下 , 在海洋中 , 一个意外骤然降临 。
时至今日 , 这次意外的原因依旧众说纷纭 , 不过它的结果我们却十分清楚:一种名为有孔虫的小玩意儿 , 在这次意外中 , 迎来了新生代最大的一次灭绝事件 。
有孔虫是一种古老的生物 , 它的历史几乎与整个后生动物类群一样久远 。 它也是我们日常最容易见到的化石物种 , 你甚至可以在家中找到它们——如果你们家中采用了碳酸盐岩的装潢材料 , 那么十有八九你可以在上面找到这玩意儿 。 当然 , 假如你家里没有的话 , 你可以在周边的大型商场见到它——几乎到处都是 。
当然 , 不仅仅是现代人 , 古埃及的法老们也几乎与它们天天见面 , 甚至死后也与它们同穴而寝 。 这些躺在金字塔石块上的化石动物叫做货币虫(Nummulites) , 这是已知的最大的原生生物 , 由古罗马时期伟大的地理学家、历史学家斯特拉波(Strabo)首次记录——当然 , 货币虫并没有在这次意外中灭绝 , 倒霉的是另外一大类群:底栖有孔虫 。
金字塔上的货币虫 , 它们被斯特拉波认为是金字塔建造者扔掉的豆子所化 。 [2
在这次事件中 , 底栖有孔虫数量锐减 , 灭绝了全部物种的30%~50% 。 而与之同时发生的 , 则是一次惊人的碳排放事件:根据估算 , 大量二氧化碳被排放 , 速率高达平均每年约4000000000吨——而这样迅速大量的碳排放 , 极有可能持续了整整五万年[3
推荐阅读
- 印度遇122年来最强热浪!科学家透露坏消息:地球未来或不再宜居
- 一颗直径1公里,内核为直径0.8公里的纯金小行星落入大海,联合国怎么做?
- 二氧化碳变汽油重大突破!效率大大提高,地球变暖要暂停了?
- 为什么我们身体总是处在缺氧环境下,是因为被氧气“骗”住了吗
- 碳及其化合物析疑
- 《宝可梦》来源与生态:熔岩虫与熔岩蜗牛,在品种上有很大不同?
- 恐龙灭绝的元凶起争议,或许并非小行星?新的“答案”是什么?
- 首次发现,韦伯太空望远镜发现系外星球大气层中拥有二氧化碳
- 直接晒干!最终毁灭人类的可能不是二氧化碳,而是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