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一颗红星闪耀 , 听我呱呱乱叫 。 大家好 , 我是种花匠呱哥 。
据央视新闻报道 , 2022年9月3日 , 美国太空发射系统出现燃料泄露问题 , 被迫中止发射 。
‘在错误的道路上跑的越快 , 距离成功就越远’
事实上 , 这已经不是太空发射系统第一次出现燃料泄露问题了 。
早在2022年的6月18日 , 美国太空发射系统进行第四次发射演练时 , 就出现过燃料泄露问题 。
随后的8月29日 , 该系统首次试飞时不仅被雷劈了 , 而且再次出现燃料泄露 。
算上这一次 , 该系统已经出现三次燃料泄露问题 。
都说不要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两次 。 NASA可算是屡教不改了 。
有人可能会好奇 , 美国这个太空发射系统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
说白了 , 它其实就是个运载火箭 。
你可以理解为美国人给这个运载火箭起了名字 , 叫“太空发射系统” 。
就像咱们中国的运载火箭叫长征一样 , 就是个代号而已 。
看起来给人一种云山雾罩的感觉 , 实际上恰好说明了美国人酸溜溜的那点小心思 。
为什么这么说呢?
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国家 。 从那时候起 , 美国的航天计划就走在了世界前列 。
不过 , 美国航天计划一直走的是与其他国家截然不同的道路 。
他们从一开始就决定以航天飞机作为地球来往其他星球或者近地轨道空间站的运载工具 。
美国渴望以一种常规化的运载平台来实现他们星际间飞行的美梦 。
不得不说 , 这个愿望是好的 。
但是 , 步子迈的太大 , 容易扯着蛋 。
除了美国以外 , 前苏联也研制的有航天飞机 。 但是他们的航天飞机本质上其实就是航天器 。 与我们的神舟飞船是一样的 。
除了外形长得像美国的航天飞机以外 , 其实并不具备运载能力 。
要上天 , 还是需要依靠运载火箭才行 。
所以说当时全世界有能力进行航天计划的国家中 , 存在两条路 。
第一条是研制航天飞机 。
第二条是研制运载火箭 , 利用火箭将航天器送入太空 。
美国毫不犹豫的选择了第一条路 , 摩拳擦掌跑的飞起 。
我们则选择了第二条路 , 默默从运载火箭开始 。
在美国原本的计划里 , 航天飞机是可以和普通交通工具一样重复使用的 。
因此虽然建设成本很高 , 但是一旦建成 , 后期的运营和维护成本会大幅降低 。
而且航天飞机的内部空间很大 , 无论是运送宇航员还是执行太空补给任务 , 比运载火箭有更大的优势 。
但事实证明 , 航天飞机计划是个大坑 。
首先 , 航天飞机的可重复使用与目前我们听到的可重复利用是两回事 。
一字不同 , 千差万别 。
可重复利用是指运载火箭的某些部件返回大气层以后能够被二次利用 。 主要是为了降低航天计划的发射成本 。
但是可重复使用想要实现的是和咱们开车出去玩一样 。
不管走到哪里 , 都可以开车 。 无非就是在开车前需要检查一下车况而已 。
这种体验当然是非常棒的 , 但是考虑到航天飞机要摆脱地球引力所要具备的速度 , 以及它所处的太空环境 , 想要达到这个目的 , 难度是非常大的 。
【先被雷劈,后‘尿裤子’,美国太空发射系统为何屡屡失败?】所以 , 到最后航天飞机虽然研制出来了 , 但是成本却不断上升 , 高的连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都有些难以承受 。
推荐阅读
- 美重型火箭液氢泄漏险爆炸,与航天飞机相比,显然中俄选择是对的
- 又双叒叕鸽了,美国SLS火箭再次推迟发射,故障原因还是老问题
- 人类是如何发现南极的?偌大的南极大陆为何不是任何国家的领土?
- NASA登月计划硬扯中国,美专家直言不讳:要向太空输出美国价值观
- 发射在即,美登月火箭发射台遭雷击
- 美国重返月球启程在即,两型火箭先后遭遇危机,发射台又被雷击?
- 土星5号“图纸丢失”,美国就造不出大火箭了?
- 最早的地球生态圈,即恐龙为主要食物
- 载人登月地点确定!13个候选着陆点,每一处达15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