熄灯号|月亮馍


月亮馍
■秦延安

朋友是位三甲医院的医生 , 没有出诊的时候便去偏远乡村为一些老兵义诊送药 。 受朋友影响 , 我也偶尔参与 。 中秋节前 , 应朋友相约 , 我们去看望刘爷爷 。

刘爷爷家在深山坳里 , 一辈子无儿无女 。 我们的车只能开到山脚下 。 爬了几面坡 , 转过几道弯 , 只见一片核桃树掩映着几间瓦屋 , 一位身旁放着双拐的老人正在剥玉米 。 朋友说:“那就是刘爷爷 。 老人性格刚强 , 虽然已经93岁 , 走路需要双拐 , 但还种菜养猪养鸡 。 ”

【熄灯号|月亮馍】听到我们的呼喊 , 老人拾拐起身招呼:“你们来了?快到屋里坐 。 ”

看到我们手上提的米、肉和油 , 刘爷爷嗔怪道:“你们来了我就高兴 , 不要带东西 , 应该把这些东西送给困难的人 。 ”

朋友笑说:“也没带啥东西 。 奶奶呢?”

“这不快到中秋节了 。 你奶奶估摸着你们最近要来 , 说烙些月亮馍让你们尝尝 , 正在厨房忙呢 。 ”

“月亮馍?”第一次听闻 , 我的心里充满好奇 。

房子里收拾得干净整洁 。 靠门的土炕上 , 被子叠得如豆腐块般方方正正 。 看着我惊讶的目光 , 朋友说:“这是爷爷的杰作 。 ”

“哎 , 这都是在部队养成的习惯 , 一直保留着 。 ”刘爷爷谦虚地笑说 。

炕头的灶前 , 腰身佝偻、头发花白的刘奶奶正在忙活 。 看到我们 , 她笑得满脸褶子都挤到了一起 , 又是让座 , 又是倒水 。

朋友给刘爷爷量血压、检查身体 , 我好奇地跑进灶间看刘奶奶制作月亮馍的过程 。 案板前 , 刘奶奶已经将花生米、核桃仁、白芝麻、黑芝麻、杏仁、葵花仁、葡萄干砸碎 , 并加入炒好的糯米粉、白糖和蜂蜜 , 搅匀 , 揉成一个个乒乓球大小的馅料 。 然后用玉米油和好的面皮包馅 , 最后用模具压形 。 刘奶奶已经90岁 , 做起活来却条理有序 。 我要帮忙 , 刘奶奶说不用 , 自己慢慢来 。 铁锅烧热 , 刘奶奶将一个个月亮馍放进锅里 。 麦秸火在锅底均匀地燃烧着 , 几分钟后 , 刘奶奶用毛刷在每个月亮馍表面涂了蛋黄 , 再盖上锅盖 。 氤氲的热气在屋子里弥漫出香甜的味道 。 不一会儿 , 一个个满身金黄、表皮酥脆的月亮馍就出锅了 。

“这些馅料都是自家树上和地里产的 , 你们多吃点 。 ”刘奶奶将一盘月亮馍端到我们跟前 。

“这味道和五仁月饼很像 , 为什么叫月亮馍呢?”我奇怪地问 。

刘奶奶笑说:“山里人 , 中秋节都是自家制作月饼 。 为了区分与市场上买的月饼 , 我们当地人就把自家做的月饼叫月亮馍 。 吃了月亮馍 , 全家都团圆 。 ”

刘爷爷接话道:“那年我当兵离家去朝鲜时 , 我娘连夜为我赶做月亮馍 。 我娘说 , 吃了月亮馍 , 保平安归来 。 我们村当时去了10个人 , 回来的就我一个 。 我堂哥和侄子都留在了朝鲜……”说到这儿 , 刘爷爷的泪夺眶而出 。

“我过江后就没准备回来 。 上战场时我配备三样 , 冲锋枪、手枪、大刀 。 连长一喊冲呀 , 我和战友们都脱了外套 , 不要命地往前冲 。 冲锋枪打远处 , 手枪打近处 , 大刀用来和敌人搏斗 。 你不要看敌人装备强 , 他们就怕中国人 。 中国军人把死都忘了 , 浑身是血也要往前冲 。 因为大家心里有共产党 , 知道跟着党走 。 就是今天国家需要 , 我还能打枪……”刘爷爷慷慨激昂 , 听得我们热血沸腾 , 两眼湿润 。

那一天 , 我们陪老人剥玉米、聊家常 。 走时 , 月亮已经爬上山头 , 两位老人执意站在门前的高岗上目送我们下山 。 快到山脚时 , 我回望 , 只见山岗上 , 两位老人像两棵树一样站在那里 。 天上一轮月亮馍般的圆月 , 照得大地通明 , 万家团圆 。

(原文刊于《中国国防报》2022年9月5日“长城” 。 )
解放军报微信发布
编辑:刘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