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援助吃饱饭的非洲国家,把我国此物印在钱上,感谢中国一位老人

导读:众所周知,我国每年向非洲提供了大量的各种援助,帮助非洲人民改善生活环境,有些非洲国家在我国的帮助下已经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比如说马达加斯加 。
靠援助吃饱饭的非洲国家,把我国此物印在钱上,感谢中国一位老人
文章图片

提到马达加斯加很多人最先想到的可能是企鹅,实际上这是一个十分贫穷的国家,几年之前民众甚至连基本的温饱都无法解决 。马达加斯加共和国是位于太平洋西部的一个非洲岛国,领土面积约5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2500万人,是非洲第一、世界第四大岛屿 。大概在2000年前,大量的印度尼西亚和阿拉伯人迁移到马达加斯加岛,与当地土著通婚后形成马尔加什人 。
靠援助吃饱饭的非洲国家,把我国此物印在钱上,感谢中国一位老人
文章图片

19世纪初期一个叫拉达马一世的人统一了全岛,建立了马达加斯加王国,很快遭到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19世纪末期,法国军队武力入侵马达加斯加,遭到当地人民的激烈反抗,但由于实力相差巨大,1896年马达加斯加还是沦落为法国的殖民地,直到1960宣布独立,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 。独立后的马达加斯加非常贫穷,是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经济以农业为主,全国80%人口以农业为主,工业基础非常薄弱,百姓收入非常低,据悉该国平均每人每天收入不足1美元,而且粮食无法自产自足,整个国家十分贫穷,严重依赖国际社会援助 。

靠援助吃饱饭的非洲国家,把我国此物印在钱上,感谢中国一位老人
文章图片

马达加斯加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其中水稻是该国最主要的农作物,而且当地气候气候非常适合种植水稻,不过当地水稻产量一直不高 。在十多年前,该国每年需要从国外进口四十万吨大米,国内有200多万人面临饥饿威胁,食物严重匮乏 。为了不让孩子们饿死,马达加斯加的父母们用尽了各种方法,有些甚至匪夷所思:把挖来的草根、树皮煮一煮,然后加上些黏土,混合到一起,这就是孩子们的食物,可想而知这只能让孩子们的肚子暂时得到饱腹感,没有任何营养,孩子们甚至连拿勺子的力气都没有 。
靠援助吃饱饭的非洲国家,把我国此物印在钱上,感谢中国一位老人
文章图片

根据马达加斯加卫生部的官方数据,南部地区大约有16%的5岁以下的儿童处于急性营养不良的状态,而患有急性营养不良的孩子的死亡率是健康儿童的4倍 。关键时刻,我国伸出援手 。袁隆平院士的杂交水稻不仅让全中国人民不再挨饿,也惠及了非洲国家,马达加斯加就是其中一员 。

靠援助吃饱饭的非洲国家,把我国此物印在钱上,感谢中国一位老人
文章图片

从2008年开始,我国就开始在马达加斯加推广袁老的杂交水稻 。当袁老的团队来到这个岛国,却发现困难要比想象的还多,因为不同国家的气候、土壤等自然环境不同,有些水稻在中国长得很好,在这里却不行 。比如,马达加斯加有一种本土青蛙,它不像中国青蛙一样爱吃害虫却去吃水稻,稻子刚长好就被这种青蛙“偷袭”;还有马达加斯加的变色龙,喜欢在稻田上爬行,经常会压倒一大片稻田……类似的难题还有很多,袁老的团队没有气馁,而是沉住气,专心研究,逐个攻克问题,手把手教当地的农民种植 。
靠援助吃饱饭的非洲国家,把我国此物印在钱上,感谢中国一位老人
文章图片

一开始,当地人对来自中国的新型水稻的态度半信半疑,因为马达加斯加的农业发展历史也很悠久,他们更信任自己的技术和经验 。不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说千遍不如做一遍 。一次,马达加斯加爆发了洪灾,这对于水稻的影响是致命的,农民们都以为自己今年的辛苦劳作打了水漂 。

靠援助吃饱饭的非洲国家,把我国此物印在钱上,感谢中国一位老人
文章图片

没想到,等洪水退去后,当地的秧苗都已经倒下,被冲得东倒西歪,只有中国的杂交水稻依旧坚挺 。另外,等到收获的时候,杂交水稻的产量和以前相比,整整翻了三倍,现在已经能达到每公顷产粮10吨 。这下,马达加斯加人彻底服气了,当地人提到杂交水稻,都称其为“擦拉贝”,意思就是“最好的东西” 。
【靠援助吃饱饭的非洲国家,把我国此物印在钱上,感谢中国一位老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