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3年发表的Mutual antagonism between hypoxia-inducible factors 1α and 2α regulates oxygen sensing and cardio-respiratory homeostasis(《缺氧诱导因子1α和2α之间的相互拮抗调节氧传感和心肺稳态》)中 , 研究人员发现缺氧诱导因子 1 (HIF-1) 和 HIF-2 的平衡活性对于颈动脉体和肾上腺髓质的氧传感以及它们对心肺功能的控制至关重要 。
在2014年发表的Hypoxia-inducible factors are required for chemotherapy resistance of breast cancer stem cells(《乳腺癌干细胞化疗耐药需要缺氧诱导因子》)中 , 研究人员发现了缺氧诱导因子 (HIF) 活性的重要性:在用化学疗法治疗人类乳腺癌细胞的过程中 , 缺氧诱导因子 (HIF) 的活性会影响存活细胞中乳腺癌干细胞的富集程度 。
总之 , 这4篇文章对于改进治疗癌症的药物都有着重要作用 , 意义重大 。
正因如此 , Semenza所在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自豪地称他为【当今研究氧气调节分子机制的杰出研究人员之一】 。
然而 , Semenza的这4篇论文 , 最近全部翻车了……
PS大法好?
在Semenza获得诺奖之前 , 就曾有人在学术打假网站PubPeer上指出 , 他的研究工作存在图像复制等问题 。 打假人化名Claire Francis , 在网上指出
在Gregg Semenza获得诺贝尔奖之前 , 我就发现他发的论文有问题 。 当他获得诺贝尔奖时 , 我认出了这个人 , 并回头再看了一遍他的论文 。 是我误会他了吗?不 , 其实他有问题的论文甚至更多 。
目前 , PubPeer上 , Semenza共有54篇被质疑的论文 。
在最新被撤回的4篇文章中 , Semenza都是通讯作者 。
2014年发表的Hypoxia-inducible factors are required for chemotherapy resistance of breast cancer stem cells文章便存在数据重复使用、一图多用的问题 。
在PubPeer上 , 有人指出图6C与图8A可能存在重复数据 。
图S5A还出现重复图像 , 以下是增强后的图片:
另外 , 图3E的Pac + IL8 nAb和图5F的Vehicle就是完完全全的复制品 。
还能有这种操作?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热议 | 诺奖得主大翻车?被曝54篇论文涉嫌造假,刚撤回4篇PNAS!】打假打得结结实实 , 证据确凿 , Semenza坐不住了 。 他在9月2日撤回了这4篇论文 , 并发表声明称——我们正在撤回这篇文章 , 因为一些已经发布的数据存在问题 , 我们认为这是在构建数据过程中选择了错误图像的结果 。
识别出正确的图像 , 并且不需要新的实验来纠正上述问题 。 这些更新的数据可以在 bioRxiv 上发布的预印本文章中找到 , 【Enrichment of breast cancer stem cells following cytotoxic chemotherapy is mediated by hypoxia-inducible factors】
(https://doi.org/10.1101/2022.06.27.497729) 。 我们相信这篇论文的总体结论仍然有效 , 但由于对这些图片的潜在担忧 , 我们正在撤回这项工作 。 我们对不便表示抱歉 。
对于PubPeer上的质疑 , Semenza在声明中一一做出了如下解释:
图3E的Pac + IL8 nAb面板和图5F的车辆面板之间可能存在重复数据 。 图4的HIF-1α面板的第一和第二通道之间可能存在拼接 。 图6C的完整SUM-159肌动蛋白面板与图8A的MDA-231肌动蛋白面板的通道2-5之间可能存在重复的数据 。 图S5A的DigoxinGemcitabine+Digoxin面板之间可能存在重复数据 。 图S6C和S6E的肌动蛋白面板之间可能存在重复数据 。
所以……就这么轻描淡写地把质疑者的问题复述了一遍 , 不打算解释一下了?\uD83D\uDE13
确实 , 又是P图又是一图多用的 , 一下子被抓个现行 , 也没什么可辩驳的了 。 ┑( ̄Д  ̄)┍
再看2009年的这篇Anthracycline chemotherapy inhibits HIF-1 transcriptional activity and tumor-induced mobilization of circulating angiogenic cells 。
对论文图2进行对比度调整 , 会发现其中波段相似度很高 , 如下图箭头所示 。
另外 , 不止一张图被发现有笔刷涂抹的迹象 。
对于这四篇论文 , Semenza的做法都是如出一辙 , 发个撤稿声明 , 承认有问题的图片 , 对能补救的研究补救一下 , 做个验证性实验附在后面 。
这个车翻得可有点大了……
值得一提的是 , 最新撤回的论文中 , 都有中国学者的身影 。 比如芝加哥大学Guoxiang Yuan、Hong Wei、Lisha Xiang等 。
另一枚打假斗士
而在2020年 , 身为科学记者、前分子细胞生物学家的Leonid Schneider也曾对Semenza的造假行为进行了非常详实的揭露 。
Schneider的博客肖像
Schneider在打假文章中写道:【就像癌症研究中的其他领域一样 , 缺氧领域充满了造假 , 只需在 PubPeer 上单独搜索“HIF”(Semenza发现的缺氧诱导因子)即可 。 我们本希望诺贝尔奖可能会提供令人愉快的例外 , 但是 , 唉……】
推荐阅读
- NASA进行防御实验,以飞行器直接撞击小行星
- 科学家想要破解木星北极“八卦图”,却发现一个更不可思议的谜
- 多数大灭绝发生前,都经历过一个相同事件,这个事件到底是什么?
- 人类学家大卫·格雷伯:其实,很多工作都毫无意义!
- “科学让人感觉不到科技的存在”这是我们对未来科技的愿景
- 美国对一颗小行星实施了自杀式攻击
- 宇宙的一切是谁提前安排的?难道造物者真的存在,宇宙不是偶然?
- 塔公草原上的花花草草
- 上古动物的肉什么味道?出于好奇,8位科学家吃了5万年前的野牛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