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Semanza的神操作:
克隆个凝胶条带——
《HIF-1-dependent expression血管生成素样4和L1CAM介导缺氧乳腺癌细胞向肺部的血管转移癌》基因(2012) doi: 10.1038/onc.2011.365可以看到 , 图 1A 中有两条凝胶条带很可能是复制粘贴的 。 图6在完全不相关的实验中用了同样的样本 。 从条带形状和间距来看 , β-肌动蛋白印迹与图 B 和 G 中显示的凝胶都不匹配 。
左手复制粘贴 , 右手模糊优化一下——
《缺氧诱导因子1 (HIF-1) 通过诱导P4HA1、P4HA2和PLOD2在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促进缺氧条件下的细胞外基质重塑》生物杂志化学(2013) doi: 10.1074/jbc.m112.442939一些巧妙的拼接——
《缺氧诱导因子介导乳腺癌细胞中协调的RhoA-ROCK1表达和信号传导》 PNAS(2014) doi: 10.1073/pnas.1321510111H1F2a凝胶被重复使用 , 经过一些拼接后 , 样品标签保持不变 , 除了标了红框的那个 。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作者是重复使用了凝胶 , 而不是加载控制肌动蛋白 , 或H1F1a或pMLC呢?也许是因为这两个数字显示的结果略有不同?
下面这个例子乍看起来像是误解或错误 , 但背后的用心其实更糟糕:
《缺氧诱导因子1依赖性腺苷受体2B的表达促进乳腺癌干细胞富集》 PNAS(2018) doi: 10.1073/pnas.1809695115应该有两种凝胶 , 一种用于检测PKCdelta(总和磷酸化) , 另一种用于检测 STAT3(总和磷酸化) 。 但是PKCdelta和pY-STAT3条带非常相似 , 它们一定来自同一个凝胶 。
所以文中所说的pY-STAT3信号真的是pS-PKCdelta的信号吗?在这种情况下 , 正确的pY-STAT3凝胶发生了什么变化 , 而其他凝胶又到底显示了什么呢?这不可能是「不小心」犯的错误 。
这一通操作猛如虎 , 是当评审们的眼瞎了吗?(别说 , 还真让他混过去了\uD83D\uDE13)
Schnerder给出直击灵魂的讽刺:所以Semenza在实验室给学生教的是ps的吧?
最后Schnerder无奈表示:【所有这些复制粘贴的凝胶带都令人沮丧 。 但更令人沮丧的是 , 这三个期刊都不太可能撤回它们 , 或者做点别的 。 因为Semenza获得了诺贝尔奖 。 】
撤稿的还有他们
除了Semenza , 还有另外几位诺奖得主曾将自己稿件撤回 。
但是与他不同的是 , 多数诺奖得主都是自己发现问题后主动提出撤稿 , 而非被网友质疑才采取行动 。
比如 , 2018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Frances Arnold在无法重复推出实验结果后 , 宣布撤回自己于2019年5月发表在 Science上的论文Site-selective enzymatic C?H amidation for synthesis of diverse lactams 。
Frances Arnold因在酶的进化方面的研究而成为了2018年诺贝尔奖的三名获得者之一 , 是该奖第5位女性得主 。
2020年1月 , 她曾发文表示:
【2020年我发布的第一篇与工作有关的推文 , 很遗憾地宣布我们已撤回了去年有关酶促合成β-内酰胺的论文 。 因为这个结果并不具有可重复性 。 】
此外 , 还有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Bruce Beutler在Science发表的题为MAVS cGAS and endogenous retroviruses in T-independent B cell responses文章 , 因后续数据存在问题 , 也将其稿件撤回 。
大部分时候 , 获奖科学家撤稿的是得奖之后发表的论文 。 但是如下2位却撤回的是获奖之前的论文 。
200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之一Linda Buck在2008年至2010年之间 , 撤回了3篇论文 , 其中一篇还是在获得诺贝尔奖之前发表的 。
还有2017年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Michael Rosbash也在2016年有过论文撤稿记录 。
即便论文撤稿通常被视为一种污点 , 但是诺奖得主也主动承认错误是科学家的一种态度 。
论文撤稿体现了他们公开承认错误的意愿 , 向研究同行传递了可信的信息 。
这一举措还为旁人树立了一个榜样——即使他们没有奖项傍身 , 撤稿也不一定是可耻的 。
所以 , Semenza的诺奖会被撤回不?目前 , 似乎还没有已颁出的诺贝尔奖被撤回的先例 。
但是这次大翻车事件 , 无疑给诺奖评选结果的权威性蒙上了一层大大的阴影……
推荐阅读
- NASA进行防御实验,以飞行器直接撞击小行星
- 科学家想要破解木星北极“八卦图”,却发现一个更不可思议的谜
- 多数大灭绝发生前,都经历过一个相同事件,这个事件到底是什么?
- 人类学家大卫·格雷伯:其实,很多工作都毫无意义!
- “科学让人感觉不到科技的存在”这是我们对未来科技的愿景
- 美国对一颗小行星实施了自杀式攻击
- 宇宙的一切是谁提前安排的?难道造物者真的存在,宇宙不是偶然?
- 塔公草原上的花花草草
- 上古动物的肉什么味道?出于好奇,8位科学家吃了5万年前的野牛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