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我查出肺癌了 , 听说癌症会遗传 , 哎 , 这下害人害己呀!”公园角落赵大爷悲痛地说 。
“你不会被骗了吧 , 癌症怎么会遗传 。 现在你就放宽心好好治疗 , 现在癌症治疗技术也挺好的 , 不会有大问题 。 ”一旁吴大爷劝说 。
两位大爷的“悄悄话” , 此时也引起了其他人的关注 , 大家一边宽慰赵大爷 , 一边又争论起了癌症是否遗传 。 还有人觉得大部分癌症都不会遗传 , 只有少部分癌症具有遗传性 。 小小亭子里 , 一时间热火朝天 , 只是大爷们的观点缺乏证据 , 最终也没有定论 。
癌症到底会不会遗传?最新医学研究或许能给出答案!
?一、研究发现: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与7种癌症风险升高有关
癌症是基因突变积累到一定程度 , 导致细胞突破生命限制 , 发生失控、癌化 。 而先天遗传的癌基因就是基因突变的主要因素之一 , 目前医学界公认的可遗传癌基因主要有BRCA1、BRCA2基因突变两种 。
医学著名刊物《JAMA Oncology》上刊登过一项研究 , 该研究纳入了日本生物样本库共103261名参与者的临床信息和DNA样本等相关数据 , 研究后得出结论: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与7种癌症风险升高有关 , 包括乳腺癌、卵巢癌、前列腺癌、胰腺癌、胃癌、食管癌和胆道癌风险 。
?研究者将患有胃癌、食管癌、肺癌、肝癌、乳腺癌、淋巴瘤等14种类型癌症中1种或多种癌症、平均64.1岁的65108名参与者划分为癌症实验组 , 该组女性占42.3% , 患有2-5种癌症的占6.3%(4128名) 。 剩下没有癌症家族史和确诊癌症、平均61.8岁的人群共计38153为对照组 , 该组女性占46.9% 。
数据汇总、分析后发现:
①相比对照组 , 携带了BRCA1基因突变的人 , 患5种类型癌症风险明显升高 , 包括卵巢癌(75.6倍)、胆道癌(17.4倍)、女性乳腺癌(16.1倍)、胰腺癌(12.6倍)和胃癌(5.2倍) 。
②相比对照组 , 携带了BRCA2基因突变的人 , 患7种类型癌症风险明显升高 , 包括男性乳腺癌(67.9倍)、卵巢癌(11.3倍)、女性乳腺癌(10.9倍)、胰腺癌(10.7倍)、食管癌(5.6倍)、胃癌(4.7倍)和前列腺癌(4.0倍) 。
?
研究人员表示:研究结果不仅为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和BRCA1、BRCA2基因突变之间的关系提供了证据 , 也发掘了BRCA1、BRCA2基因突变和胃癌、食管癌、胰腺癌、胆道癌、前列腺癌等另外5种癌症存在的风险关系 。 人们可能在癌症风险、基因突变携带率和携带着临床特征等方面有多向发展的潜能 。
值得注意的是 , 基因突变携带率仅代表患癌风险 , 并不是百分百患癌 。 即便真的遗传了某些基因突变 , 也不意味着一定会患癌 , 只是风险比较高 , 而若能及时评估风险 , 做出预防措施 , 便能够帮助降低患癌风险 。
二、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有遗传风险?
癌症遗传风险主要就是癌基因的遗传 , 这是肉眼无法分辨的 , 一般的筛查仪器也无法做到 , 只能进行基因检测 。
中国抗癌协会委员会委员郑晓表示:目前医学界明确发现和肿瘤相关的基因多达100种 。 检测基因能够明确人体癌基因遗传状况 , 从而预测癌症发病风险 。
此外 , 基因检测不仅对癌症的预防和风险评估有巨大的作用 , 对癌症患者的治疗也有决定性的功能 , 医生们可以利用基因检测来制作靶向药 , 保证治疗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
?基因检测 , 就是通过超高通量SNP分型技术或基因芯片技术 , 对从人体唾液、血液、毛发等生物样本中提取的DNA , 进行信息检测 , 检查其中的基因突变 , 从而得到疾病风险和精准用药的关键数据 。
郑晓医生提醒:基因检测在国内尚处于新兴阶段 , 目前更适合癌症高危人群 , 而且建议一定要注重检测机构的正规性和权威性 , 普通健康人群暂时没必要进行基因检测 。
三、孙燕院士:不要人为“诱发”肿瘤
虽然研究表明 , 部分癌症遗传易感性比较明显 , 但美国癌症协会认为 , 只有约5%~10%的癌症病例与遗传性基因出错有关 。 癌症主要还是一种可防可控的后天性疾病 。
推荐阅读
- BRCA1和BRCA2突变:迄今我们都了解到什么?
- 生孩子为啥非得男女搭配?原来除了异性相吸,更是物种进化的选择!
- 中国探月不断深入,疑点越来越多,美国当年的月壤到底怎么回事
- 世界最大钻石勘探船,耗资14亿美元,每天光运转费就高达10万美元
- 为了当领导,动物可以有多拼?印度跳蚁不惜自残,舍弃20%的大脑
- 实验表明:随机噪音刺激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学习
- 新物理定律可预测基因突变
- 泸定地震前绵竹现蝙蝠群,未解自然异象到底是示警还是巧合?
- 麻省理工学院的火星氧气工厂现在的产量与一棵小树的产量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