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这些年 , 我国的航天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 越来越多的宇航员被送上了太空 , 人们在为他们感到骄傲的同时 , 却也会为其捏一把汗 。 因为宇航员本身就是一个“高危的职业” , 一旦发生意外就基本没有存活的机会了 。
太空中的宇航员
今天咱们要聊的就与人类航天史上最悲壮的一具骸骨有关 。
当大家在葬礼上用泪水、掌声以及鲜花送别这位航天英雄的时候 , 却没意识到其实在这一“意外事故”的背后藏着巨大的阴谋——他们的英雄在升空之前就知道自己回不来了 。 有什么事情 , 比明知道要死 , 却依旧选择慷慨赴死更让人动容呢?
被烧焦的宇航员遗骸
航天英雄“科马洛夫”大家知道 , 上世纪率先打开宇宙探索之窗的其实是苏联 , 不论是第一颗卫星上天还是第一位宇航员升空 , 苏联都领先于美国 。 在这种情况下 , 苏联就更想保住自己太空竞赛中“第一”的宝座 , 所以抓紧时间在太空领域进行实验 。
当时间来到1966年 , 美国的“双子星座号”飞船在这一年首次完成了手动操纵太空对接 。 很显然 , 美国占得的这个首次引起了苏联的警惕 , 因为苏联立即开始研制新型联盟号飞船 , 力争首创载人飞船太空对接的奇迹 。
早期的联盟号宇宙飞船
在这种情况下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加加林 , 以及参与上升1号任务进入太空的科马洛夫就被列入了创造这个历史的宇航员备选名单 。
此刻 , 悲剧就已经埋下了伏笔 。
加加林(左)与科马洛夫(右)
在讲述这个悲剧之前 , 先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位慷慨赴死的航天英雄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
科马洛夫的全名为弗拉基米尔·米哈伊洛维奇·科马洛夫 , 他出生于1927年3月16日 , 是苏联的第一组宇航员 。
根据资料来看 , 科马洛夫是一个勇气与智慧并存的宇航员 , 他在生活当中乐于学习和钻研 , 积极参与航天训练 , 在遇到事情的时候沉着冷静 , 心理素质异常的强悍 。
首位因载人航天遇难的宇航员科马洛夫
1967年4月23日 , 刚过完40岁生日不久的科马洛夫踏上了联盟一号宇宙飞船 。 他似乎明白这是一个将死之局 , 但是仍旧义无反顾地走上了绝路 。
就这样 , 这名曾经被荣誉环绕 , 有着丰富经验的宇航员从一条鲜活的生命变成了人类航天史上最悲壮的一具骸骨 。
【人类航天史上一具悲壮的骸骨:他在升空前,就知道自己回不来了】
苏联为科马洛夫举行了隆重国葬
那么 , 当时到底发生了怎样的意外?为什么说科马洛夫在升空之前就知道自己回不来了呢?
“联盟一号”的失事不少人应该都在语文课本当中见过与科马洛夫相关的课文 , 这篇课文叫做《悲壮的两小时》 , 它在1995年被刊登上读者的时候叫做《宇航员之死》 。
不论叫什么 , 文章的核心内容都是一样的 , 那就是描述了苏联著名宇航员在驾驶联盟一号宇宙飞船返航的时候所遭遇的意外 。
旧版六年级语文书中的《悲壮的两小时》
值得一提的是 , 文章对这场意外现实中的经历进行了改动 , 为其渲染出了“悲壮慷慨赴死”的氛围 。 甚至说科马洛夫在牺牲之前曾连线电视直播 , 与家人和朋友们进行了长达两小时的道别 。
文中写道:“科马洛夫眼含热泪地表示自己为宇航事业献身是神圣的 , 无怨无悔!他向妻子和妈妈依依不舍地告别 , 鼓励女儿长大要当宇航员……”推荐阅读
- 癌扩散突破性发现:科学家发现在其中起关键作用的蛋白质
- 致死率100%!朊病毒烹煮都杀不死,感染后究竟有多恐怖?
- 科学家将黑猩猩跟人类小孩一起抚养,它认为自己也是人类,后来怎样了
- 女神再次勇登《Science》6年6篇NCS,博士毕业被特聘,今已升为博导!
- 跟着萨特“恶心”起来
- 如果物理学是座大厦,杨振宁的位置在哪里? 100岁杨振宁:近现代物理学最后的巨人
- 化工单元操作复习题(含答案)
- 蛋白质的发现、分类、分离和提纯
- 全面了解艾滋病之五:致病